打响“六大硬仗” 唱好“双城记”

06.03.2018  14:23

  2017年,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创小镇获评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杭州医药港入选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成绩只属于昨天,不妨轻轻将它合上。未来,需要用长远的眼光来丈量和部署。

  以新气象迈进新时代,以新作为开启新征程。

  2018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打响项目大推进、创新大提速、平台大开发、空间大整合、环境大提升、改革大深化“六大硬仗”,全面加快推进 “三次创业”新进程,加快打造“下沙科技城”和“下沙新城”。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项目大推进:大力实施“2211”工程

  2018年,开发区将大力实施“2211”工程,确保全年推进200个项目建设,争取实现投资200亿元,其中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实现有效投资100亿元。

  其中,在重大产业项目上,东芝开利、华海药业等19个项目按期开工,辉瑞、安控科技、和而泰等6个项目按期竣工。

  在创新平台项目上,服务外包基地二期、环普创新产业园、海创园改造3个项目开工,加速器二期、海聚中心、创智天地3个项目按期竣工。

  一批提升改造项目也将有序推进,比如佳宝项目、九阳南部老厂区地块、优科豪马技改等18个项目开工,奕安济世、三花汽零等技改项目按期竣工。

  在与民生休戚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境整治项目和城市配套项目中,无时不透露出开发区在2018年将会大变样。

  地铁8号线、下沙路与12号路提升改造及附属配套工程等13个项目开工,幸福北路下穿隧道等项目按期竣工;

  完成金沙湖、杭州医药港小镇、大学城北和环下沙城市绿廊沿钱塘江段、德胜东路入城口、聚首路入城口环境综合提升,2号路整治工程等项目按期竣工,沿江景观公园(西区)开工建设;

  大剧院、国际会议(会展)中心、文体中心、松合小学等8所学校、大学城北体育馆、职工活动中心、沿江体育公园等26个项目将开工;养正中学、金保小学等7所学校、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用。

  创新大提速: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彰显“下沙科技城”活力的重要元素。开发区大力实施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企业培育、区校战略合作、创新生态打造“四大工程”,实现创新大提速。

  其中,力争全年新增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5名,新增“国千”“省千”等领军型人才40名、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80个以上、高技能人才1000名以上,本科以上人才增长20%以上。

  同时,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新登记注册18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

  企业R&D经费支出占比达5.3%,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技术)机构30个以上,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35项以上,商标有效注册数增加375件以上,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0%以上。

  依托区内集聚了14所高校这一独有资源优势,开发区将加快区校全面合作,重点推进杭电软职学院、杭师大动物实验中心、计量(中德)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形成项目合作18个以上。

  为了加快打造创新生态,开发区将建立健全“一站式”服务、精准对接服务、全过程金融服务、多形式人才住房保障等八大人才服务体系,推进人才租赁房建设,出台金沙英才“黄金八条”实施细则。

  此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设立产业促进基金、政府应急转贷基金、大创天使基金以及政策担保公司,力争产业母基金到位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3家。

   平台大开发:建设创新平台70万平方米

  创新需要平台作为支撑,在2017年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背景下,开发区将大力推进产业平台、孵化平台、研发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和招新引优工作。

  2018年,开发区加快引育高端创新平台,全年开工建设22万平方米,续建48万平方米,投用17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创新平台达200万平方米,投用150万平方米;新增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5个。

  同时,建成投用杭州硅谷创新协同中心,全年引进高端创新平台或国际组织10个以上;推进搜狗研究院等新引进平台加快落地运营。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杭州医药港小镇新增产业发展平台20万平方米,推进实施科惠医疗等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并争创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大创小镇新开工建设创新平台11万平方米,续建48万平方米,投用10万平方米,启用小镇科创服务中心,推进实施海聚中心等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争创省级特色小镇。

  综合保税区也有新动作,打造跨境贸易下沙园区升级版。比如,完成智能卡口、“单一窗口”综合指挥平台框架搭建;打造进出口生物医药(生物制品)产品公共展示平台、查验监督平台、风险预警及技术贸易措施交流平台、国家级公共检测平台分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

  在加大招新引优力度上,力争全年引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三个500强”项目5个、独角兽项目2个、跨国公司地区或功能性总部1个以上,并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服务项目。

   空间大整合:盘活存量土地超千亩

  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发展,需要更宽阔的空间。面对空间大整合这场硬仗,开发区将按照“总体谋划、区域突破、多点开花、强势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大空间资源整合力度,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以上。

  其中,加强重点区块整治,按照“整片推进、整体提升”思路,全面启动实施重点区块集中整治,完成8家企业关停转迁和置换搬迁,腾出土地507亩。

  同时,深化“五无”企业整治,严格规范企业厂房出租,全年整治提升“五无”企业1000家以上,盘活土地资源647亩以上,腾出可利用厂房空间15万平方米以上。

  一批落后产能也将被淘汰,橡胶企业和5家剩余化工企业关停转迁,全年淘汰10家传统企业落后产能,禾田化工关停三类产品生产线,国际香料香精关停50%产能,中策、朝阳橡胶启动部分产能转移。

  对于社区留用地,开发区将出台留用地管理实施意见,加快编制留用地产业业态规划,推动社区留用地高端化、品牌化开发,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剩余650多亩留用地资源。

  开发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比如完成金沙湖92亩住宅地块、130亩商住地块,新加坡科技园商业地块及东部湾总部基地商业项目等土地的做地出让。

  此外,加大土地合同和招商协议的履约清理力度,消化利用批而未供土地500亩,开工建设供而未用土地1400亩,再开发低效用地1000亩。

   环境大提升:

  实施“四大提升行动”

  一流的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017年,开发区展开环境综合大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使城市环境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杭州最大人工湖——金沙湖去年底完成注水,预计到2020年底,金沙湖将升级成一个大型景观公园,总占地面积将达到970亩,相当于90多个足球场的大小。

  2018年,开发区将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市容环境提升、社会环境提升、文明环境提升“四大提升行动”,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变,城市文明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治理格局。

  在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中,将实施高教园区水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打造新建河等精品示范河道,推进金沙湖区域海绵城市建设。

  同时,开工建设城东生活垃圾减量综合体,推进固废循环产业园建设,垃圾分类小区实现全覆盖,新创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个,智能化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小区达到55个。

  市容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将启动实施智格、新元、高沙、七格、松合5个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全年改造旧厂区1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0万平方米,完成“基本无违建开发区”创建,市容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出租房整治、道路畅美、剿灭劣Ⅴ类水体、空地环境提升、户外广告整治、废品回收行业整治等专项行动,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巩固提升环境综合大整治十大专项行动成果。

   改革大深化:

  实现“最多跑一次”

  改革事项全覆盖

  今年年初,由住建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智慧城管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大会上,开发区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荣获“智慧城市管理创新应用示范奖”。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物联化的改造,使整个城市变得“聪明”。比如,智能路灯可以实现远程遥感,甚至根据天色明暗度自动适配;智能垃圾桶可以区分平峰期和高峰期,为清运调度提供反馈……

  2018年,开发区将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管机构改革和跨部门、跨行业执法力量整合优化。推进城市管理智慧中枢建设,建成投用智慧安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执法等一批智慧应用。

  而在政务服务提升上,开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让市民与企业享受到了便捷。

  比如,杭州检验检疫局开发区办在出口加工区检验检疫窗口新增各类原产地证签证业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不但实现“最多跑一次”而且还能“跑得快”。

  新一年,开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还将为下沙居民带来更多的惊喜。比如,建成投用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全覆盖。

  又比如,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60分钟办结”;推进投资项目企业承诺制改革,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

  开发区还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统筹谋划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各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