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

05.10.2016  19:41

            “十三五”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决胜阶段,这个时间恰好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质量高级化、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叠加,同时“十三五”还肩负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扫清障碍,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任。

  基于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以及发展基本趋势的科学判断,针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其着力要解决的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见“创新”之于当代中国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意义。

  “创新发展”理念虽然直接针对的是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但是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创新的源泉和创新力的形成上面,因此提倡创新发展、践行创新发展,眼睛不能只盯住创新的末端,而忽视了创新的基础建设。我们不仅要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而且要思考创新的源泉在哪里,更要脚踏实地进行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所以,将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必须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审视创新,脚踏实地推进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创新能力是系统各要素之间协同共建的综合涌现,是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协同共建的结果。国家创新系统由教育体系、研究与开发、制度安排、财政支撑能力、国际交流与技术吸纳能力、成熟的创新文化等因素构成。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比作系统的功能,那么这个系统功能的大小就取决于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协同共建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本质上讲,要把创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构建结构稳定、过程连续、功能强大的国家创新系统。

  教育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源泉,也可以说是创新系统的基础设施。创新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教育。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总是与该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高度相关,这一点已经被古今中外无数的事实所证明,我们只需要把世界各国的创新力排序与进入世界前百名的大学数进行简单比较就不难得出类似的结论。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谋创新的关键在谋教育,谋教育的关键在于按照教育规律而不是市场逻辑发展教育,在于构建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体系。创新发展表面上是一个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经济问题,本质上也可以说是教育问题。因此,教育界应该切实行动起来,为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构建个性化、差异化、富有活力的教育体系,不能让教育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短板;研究与开发和经济发展动力之间具有直接关系,特别是研究与开发与产业部门之间联系的质量,决定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动力的强弱。

  大家熟知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就把创新能力直接抽象为研究与开发活动及其对知识存量的利用效率,以此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其合理性在于研究与开发与国民经济发展动力的直接联系,但是这样做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毕竟研究与开发仅仅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适宜性与效率性并举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设施。制度是一套规则体系,包括激励性制度、约束性制度、保障性制度,制度体系之间相互匹配并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其它要素协调一致,才能扎实推进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最终转化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财政支持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研究与开发的财政支持不断加强,反映了政府在创新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

  与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相匹配的财政支持体系应该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五位一体的强大支撑体系;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吸纳消化机制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辅助环节但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引进—学习—消化—自主创新”是一条节约资源的创新路径,但是范围和作用有限,所以只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具有辅助性作用;创新文化建设是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灵魂。创新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引领人们行为选择的精神力量,在这种文化引领下,创新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意识自觉和行为自觉,最终形成尊重创新、崇尚创新、包容失败的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时代的精神符号。成熟的创新文化可以唤起社会大众无穷无尽的潜能、热情、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把创新发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个人、组织的自觉行动,唯有如此,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才具备不竭的动力源泉。

  创新发展不应成为一个时髦的概念,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更不是写文章和起草文件时的一个高贵华丽的饰品。国家创新力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自动从土地里生长出来。国家创新力源自全社会扎扎实实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以创新为灵魂对创新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再创造。只有强化国家创新能力建设和国家创新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协同共建,创新驱动发展才能获得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作者:王朝科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