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0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大名单 所涉领域多样

05.08.2016  13:32

   浙江在线8月5日讯(通讯员陆海燕) 据浙大官方微信消息,昨天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

  国家杰青是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今年建议资助的国家杰青共有200人,其中北大13人,清华11人,中科大11人,浙江大学排名第四,有10人上榜,他们的姓名和研究领域分别是——

  谢涛(形状记忆高分子)、唐睿康(生物矿化)、李寒莹(单晶复合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詹良通(环境岩土工程)、陈红胜(新型隐身)、吴飞(多媒体分析)、沈颖(运动和精神疾病的小脑调控机制)、杨波(抗肿瘤药物药理)、徐骁(肝移植原病复发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徐峰(肺部感染的分子发病机制)。

  从去年开始,浙江大学入选国家杰青的人数出现“井喷”,2015年共有10人通过杰青评审,远远超过上一年的4人,和清华并列第一。今年,浙大继续保持了这几年超高速的进步势头。

  入选国家杰青难度有多大?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旨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1994年,鉴于当时的人才断层情况,刚从海外归国不久的年轻学者陈章良向国务院建议设立支持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总理基金”,后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当年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经过32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

  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名左右,因此竞争非常激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的数据,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接收申请2148项,资助198项,资助率仅为9.22%,由此可见当选杰青的难度。

  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如有违反有关条例,或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扫码分享到手机

(本文来源: 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