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出租房就只能脏乱差?宁波这套公寓就不错

07.12.2015  09:18

  图片据东方论坛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波通讯员何丹丹

  对不少初到城市打拼的外来务工人员而言,要找到一套合适的住房,确实不容易。

  交通便捷、整洁安全的单间,价格普遍偏高;群租房虽然实惠,可普遍环境较差,消防设施简陋,且人员混杂,治安没有保障,更会由于噪音扰民等问题,引来邻居的投诉。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今年5月,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月湖派出所决定以解放南路63号“南大公寓”为试点工程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力求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群租房管理模式。

  南大公寓共有四幢房屋,总面积约6300平方米,共有公寓房219间,小型超市一家、院内小食堂一个(对外营业),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居住在此的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公寓改造建成前,这一带因物业管理缺失,人员流动杂,小区老旧缺乏监控等技防设施,隔三差五时有电动车被盗、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

  “南大公寓”试点工程启动后,每一个准备进住公寓的租客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签订租房协议,缴纳房租、押金后,由公寓管理方将采集的信息实时汇总到派出所,以最便捷的方式替租客办理完居住证,并以居住证换领门禁卡出入公寓。

  派出所还会定期组织公寓楼保安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安保技能;成立由社区民警、协管员、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管理队伍,就租客信息登记情况、消防安全情况等进行不定期抽查,严格督促房东、承租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履行相关义务。

  记者发现,南大公寓室内改造从实用性和安全性角度出发,而室外改造完全则侧重于“房体安全、通道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消防器材、安防措施”等六方面内容改造。

  每个楼道出口均安装安全防盗门,使用门禁管理才能出入,每幢房屋独立进出互不通用,每个房间均安装防盗窗。

  楼层间的主要通道处,还新建有50个高清探头,在消防设施方面,每幢房屋都建有消防疏散通道,每层楼醒目处都安装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灯、逃生指示灯,从运营至今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自行车等典型的侵财案件,盗窃及消防案件均成功实现“零发案”。

  住户林先生说,自己与妻子来宁波务工已有5年,前几年,因为本身收入条件差,只能找市中心一些6、7人共同居住的群租房租住,一方面因房间小人员多日常生活上多有不便,另一方面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放在房间里的财物时有丢失,今年7月份,小两口决定搬进南大公寓,租金高得不多,生活上却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他说,现在每天进出都能看到公寓保安在尽心尽责地巡查、督促,觉得财物放在房间里很放心,不像以前出门必须随身携带“全部家当”。

  负责该区域的社区民警刘警官说,自公寓改建以来,原本经常接到的因邻里间的漏水、噪音引起的投诉纠纷都没有了,给他省了不少心。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吴红梅)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