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救救我!”36岁女子没工作没朋友 人生因莫名其妙的抽搐改变

28.06.2018  16:20

浙二神经内科专家:成人难治性癫痫或可用生酮饮食治疗

今天是国际癫痫关爱日,癫痫是我国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病的第二大常见病。通常,人们习惯把癫痫称为“羊癫风”。癫痫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承受了很多难言的痛苦。

36岁的柳玉(化名),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男友,文化程度不高。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因为从6岁起,她的人生就因为莫名其妙开始的抽搐改变了,一病30年,每年多次因为抽搐不能停止,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需要住院治疗。

只有自己家里有这样的病人,才会理解我们的痛苦。”柳玉的母亲如是说。

妈妈你救救我

我是30岁的时候生下柳玉的,生下来的时候,她一切正常,是个胖乎乎粉妆玉琢的小姑娘,我和她爸爸都很宝贝她,也就她一个孩子。

6岁那年,有天早上,她尿床了。我把她抱到痰盂上坐着,转身去收拾床铺。柳玉半梦半醒的,从痰盂上摔倒了,爬起来的时候,右边的脸和手就开始有点抽搐,停不下来。

我们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脑电图有中度异常,医生当时就明确告诉我们,柳玉患有癫痫。

癫痫,我们平时都叫羊癫风的,我原来看到别人发作过,大街上就会倒下去抽到人事不知,很可怕的。我女儿怎么会有这种病?是因为从痰盂上摔下来摔坏了吗?还是天生的?当时我就蒙了,接受不了,我不愿意相信这个诊断,那天我饭都吃不下去。

第一次发作,柳玉倒是很快就好了,后来有将近一年没有发作过。我心存侥幸,希望是那个医生判断错了。可就在我快忘了这件事时,柳玉在某一天的早上又发作了,右面的脸和手又抖起来了。我大脑一片空白,把她再次送到医院,医生观察后,还是确诊为癫痫。

从此以后,我和她爸爸就过上了四处求医问药的日子,公立大医院、私人诊所、土郎中,人家说哪里治得好我们就去哪里看。各种药吃过不计其数,脑部手术也做了两次,可效果都不好。柳玉的癫痫越来越严重,到了后来,她几乎每天都要发作,嘴角和眼睛向右歪斜、右手抽搐,有时候一两分钟就会好,有时候发作到停不下来,我们就要马上送她去急诊。每年除开急诊,还得住院三四次。

因为时常要请假治疗,病情也一直在进展,柳玉读完初中就不读书了,平时基本就呆在家里。你们想想,这么一个花季少女,因为吃药发胖,没有朋友,没有社交,她是有多难过。

有时候发作起来,她神志还清醒的,她就会用不抽搐的左手使劲抓牢抽搐的右手,想不让它抽:“妈妈,你救救我!”,她会含混地喊,直到失去知觉。

我看了是有多撕心裂肺啊,有段时间,我的头发一块一块地掉,怕柳玉看到更难过,我哭也只能一个人哭。为了照顾柳玉,她身边一刻不能离开人的,我也几乎没有社交生活了。

我的女儿其实是很善良的,她看我难过又会反过来宽慰我,有时候发作起来还故意躲开我:“妈妈,你看我,好好的啦,你不要担心,我认命了。

我听了心里更是不知道什么滋味。

我是很要面子的,我也不想女儿被人看不起,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想尽办法把女儿的病情尽量瞒着周围所有的熟人,尽量让女儿呆在家里,邻居也不知道的。我们只能打落牙齿往自己肚里吞。

我们本来几乎已经对女儿的病绝望了,所幸三年前,遇到了浙医二院神经内科的王爽副教授,他非常耐心细致地听了我女儿的病史,然后建议我们用生酮饮食治疗试试看。

一开始我们也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可没想到,这个生酮饮食的效果对我们却出奇地好,原来柳玉是每天发作的,后来逐渐变成一星期发作一次,再慢慢变成半个月一次、一个月一次、两个月一次,而且症状很轻微,看上去就像是发了一下呆,就好了。外人已经看不出来了,也不用再去急诊再去住院,常规药的药量也大大减少。

今年柳玉36岁了,因为病情好转,她有时候可以出去走走了,我们夫妇的负担也减轻不少,大家都是越来越有希望,但她的未来会怎样,我现在也说不好。希望医生的治疗能一直帮助到她。

(以上是柳玉母亲的采访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