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丨端午神兽话“白泽”

30.05.2017  20:15

  端午,有说起于纪念屈原,有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是为了驱邪辟疫的,说法不一。不过今天我只想说说与端午相关的某种动物。

  《梦粱录》卷三对宋代杭州的端午风俗做了详细记录,其中说:“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今日尚在流行的端午风俗,当时都已经存在。且采集百草,制作药品,以避瘟疫。在百草之中,艾草是最重要的,需和百草一起,结成天师形状,挂于门楣之上,今天的端午节悬挂艾草即其遗风。不过宋代的风俗传承到今天,也有了一些变迁。就拿上面所说的悬挂虎头、白泽,一般人已经不太明白其为何物、作何种用途了。尤其是白泽,这是怎样一种物体呢?

  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这里的“祝邪”就和白泽有关。清代黄叔琳的注释将白泽的情况作了基本介绍:“《山海经》:东望山有兽名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轩辕记》曰:帝于桓山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地鬼神之事。帝令写为图,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可知白泽是上古神兽,能开口说话,且对万物的情况都很了解。所以黄帝曾经向它询问天地万物之事,而且还将它的答案绘图记下来。但需要注意的是,黄叔琳引用的《山海经》之句并未见于今本。

  传为宋人所著的《轩辕黄帝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辟邪之文以祝之。”此条材料内容比上面引用的《轩辕记》更为详细。另外,这条材料又见于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这两书虽一为道书,一为小说家言,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在宋代,尚存在着轩辕黄帝遇见神兽白泽的传说,而且提到了白泽的几个重要特征——能言,且了解天下鬼神之事。所以黄帝才命他将鬼神精怪画下,以传示天下,方便人们了解鬼神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它具有识别天下鬼神的能力,所以宋人才在端午悬挂白泽,用以警告来往的鬼怪:此处勿进,有白泽识得你的真身!

  白泽除了能够认识鬼神之外,本身也具有捉拿鬼怪的能力。《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三有这样一条记载:“某燧人氏之苗裔也,始祖有功烈于人,乃统丙丁,镇南方。复以德王神农、陶唐氏后。又王于西汉,因食采于宋。远祖无忌,以威猛暴耗人不可亲,遂为白泽氏所执。”在这段记载中,宋无忌是燧人氏一族,本身很是威猛,是火怪,但是最后还是被白泽所执。这也显示了白泽确实神通广大。

  除了能言语、善于识别甚至捉拿鬼怪外,白泽还有另外一些特异能力。据《金楼子》卷五记载:“《地镜经》凡出三家,有《师旷地镜》,有《白泽地镜》,有《六甲地镜》。三家之经,但说珍宝光气。”这里提到有白泽地镜,大约是用于探测,从下文说珍宝,也可以作出这样的猜想。另外,这里将白泽与师旷、六甲并列,可能也另有用意。六甲既是能驱邪之神,又是遁甲之术的名称。而师旷,据记载本身是一位有着高超技艺的盲人乐师,以耳力著称。再结合此处前后文,可以作一些猜想:或许师旷是因耳力超人,能听到各种言论,而得知珍宝所在。而六甲,大约此处是指遁地之术,在地里钻得久了,识得珍宝所在,也就不奇怪了。至于白泽,或许还是和它能言以及识得鬼神之能相关。因为能言,所以能够和别人相互交流,获取一些信息。另外,应该目力和记忆力都不错,所以能记下万种鬼神。有这几种技能,能识得珍宝产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正因为白泽本领高强,于是人们将它留在身边,佑护自己逢凶化吉,这也可以从典籍中得到印证。唐代《朝野佥载》中记载:“冯太和之妻号七姨,信邪。见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去魅,作伏熊枕以为宜男。”这段故事即反映出唐时有人笃信白泽,并以其形象制作成枕头,以驱除鬼魅。除了把白泽留在身边,若白泽能够进入梦里,也是件极好的事。《梦林玄解》卷十七“白泽在旁吉”条:“占曰:是梦也,众宅平安,无官符病符之咎。风水吉利,有财源喜气之祥。诸邪不能侵害,众恶悉皆退避。获福远祸之兆也。”从这条解梦的占辞,就可以看出白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对于驱邪避害的想象。

  相比做梦,白泽的画像才是人们留住白泽的最主要方式。除了端午时可以悬挂它辟邪以外,岁末邪气旺盛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王安石的诗“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这桃符和白泽也是颇有关系哦。宋代《岁时广记》卷五引《岁时杂记》曰:“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这段材料详细说明了宋代桃符的形态。桃树具有辟邪的能力,这是古已有之的传说。《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庄子》云:“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是鬼智不如童子也。”这即是说明鬼对于桃枝的畏惧。桃符除了材质外,所写画的内容也和辟邪相关。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人所周知,自然神通广大;而郁垒、神荼,也是大名鼎鼎的门神,再加上能耐广大的白泽,一个小小的桃符,将辟邪的手段用到了极致。

  再回头看端午,古时又要买桃柳、五色瘟纸,又要悬挂艾与百草缚成的天师,还要悬虎头、白泽,还要制药驱瘟疾……种种手段使尽,想来也是因为妖邪百出吧。人类刚从洪荒时代走出来时,关于精怪的观念非常流行。人们将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现象,都想象成是妖邪作怪。于是往往通过一定的仪式,以期消除妖邪。在端午这个时间节点上,夏季气温高,细菌滋生,食物等容易腐败,各类疫病出现。古代的人们就以为是妖邪作怪,于是想方设法将其驱逐。而悬挂白泽等,则是先民由此想象出的一种驱邪手段。慢慢地,也就成习俗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