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村晚”好戏连台

01.02.2016  12:41

    浙江在线02月01日讯   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我们的村晚”主会场活动将于2月3日在杭州余杭区闲林街道联荣村文化礼堂闪亮登场。作为活动的前奏,我省10个市结成5对,连日来陆续举行“文化礼堂·文化走亲”活动,衢州-丽水、温州-台州、湖州-嘉兴、舟山-宁波、金华-绍兴10个市的“文化走亲”活动不断掀起高潮。近日,记者走进各地“文化走亲”活动现场,感受浓浓的喜悦氛围,更深切地感受到“文化走亲”已“”进农民的心田。

   文化走亲动起来

  1月20日下午,寒潮来袭,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却洋溢着温暖的乡情。“文化礼堂·文化走亲”活动首站在湖州拉开帷幕。舞龙、舞狮、歌曲、小品……湖州、嘉兴两地百姓自编自导的节目热闹上演,几百位东衡村民将文化礼堂挤得满满当当,掌声、笑声不断。

  来自湖州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的村民们表演《飞腾的稻穗龙》。舞台上金龙时而翻滚、时而跳跃,一招一式间尽显阳刚之气,舞出了丰收的喜悦和新年的希望。嘉兴代表团则带来《花头巾·水乡女》等表演,柔情的歌声、优雅的舞姿将水乡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湖州已组织“文化走亲”活动1000余场,参与演出的文艺节目(展览)7300个,参与人员3.5万余人次,观众达120万余人次。湖州市委宣传部文化事业发展处处长姚健说:“湖嘉历来在地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相近,此次‘文化走亲’也是以文化表演的形式加强两地的友好交流,展示了两地新农村的文化风貌。

  文化走亲,各地用特色“说话”。1月26日,在宁波江北区鞍山村举行的宁波与舟山“文化走亲”汇演,宁波推选了7个接地气的文艺节目,甬剧、走书、舞蹈等各具地域色彩。舟山也带来5个节目,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渔民的快乐生活。

  舟山与宁波较近,文化形式容易融合,双方一直保持着文化交流。宁波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像舟山的“翁州走书”和宁波镇海的“蛟川走书”是一脉同宗,让宁波观众备感亲切,也更容易接受。活动中两地表演的节目大多由村民自编自演,与群众生活十分贴近。

   舞台主角是群众

  没有盛大舞台,没有华丽服装,只有本色的“演员”和不算娴熟的演技,村民们自编自演,唱出家园的和谐、文明和幸福。通过“文化走亲”,全省涌现一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以及基层特色文艺团队,形成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繁荣局面。

  1月21日,在龙游县社里村文化礼堂,上演的是衢州、丽水结对举行的“文化走亲”活动,这让社里村人很自豪。50岁的祝水花领舞《凤凰来巢》,五彩凤凰在农家妇女的巧手上舞得摇曳生姿,一出场就艳惊四座。这是村民最引以为豪的原创文化节目。当天天寒地冻,52岁的杜春燕和姐妹们只着无袖上衣,上场表演舞蹈《麒麟》,但她们并不觉得冷。“我们是龙游县湖镇溪底杜村的麒麟队!”演出完,杜春燕不忘大声介绍自己的队伍,“我们村的文化礼堂也很好,让我们一群爱跳舞的姐妹有地方排演。

  金华-绍兴“文化走亲”活动1月25日在柯桥漓渚镇棠棣村兰谷广场举行。来自柯桥的表演者带来了莲花落。远道而来的金华表演者则带来了充满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既有中老年人喜爱的婺剧,又有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花式篮球等,让漓渚镇村民们不出家门就能领略不同的文化魅力。

  来自漓渚镇当地的舞蹈队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带来的一支古典舞《美人吟》,让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舞蹈队的15名队员平均年龄已有40岁。早前得知要为父老乡亲演出,可把队长潘爱美高兴坏了,她告诉记者:“这次舞蹈表演,队员们整整排练了一个月。虽然辛苦,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村民渴望看村晚

  随着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十二五”期间已建成4928座文化礼堂,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充实。通过“文化走亲”,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独特的文化大餐,也为草根明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由于罕见的寒潮来袭,最近几场“文化走亲”活动都碰上冰天雪地的严寒天气,但是演出场场人气爆棚,从乡亲们看得如痴如醉、笑得前仰后合的现场气氛可以看出,农村群众对接地气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期待是多么迫切。

  金华-绍兴“文化走亲”活动碰上零下5摄氏度的严寒,但柯桥漓渚镇棠棣村兰谷广场被村民围得水泄不通。在本土大舞台上,莲花落自然是标配节目。这不,来自柯桥的表演者就把莲花落和绍兴酒、绍兴名士串连在一起,搬上了这次村晚的舞台。从越王勾践到陆游、徐渭、秋瑾,再到蔡元培、鲁迅等,演员们在台上不遗余力地唱着绍兴历代名人与绍兴酒的轶闻趣事。“晚会真是精彩,现在年纪大了,最怕冷清,这快过年了,村里搞这么一场活动,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村民李大爷有滋有味地听着莲花落,心里乐开了花。

  在衢州-丽水“文化走亲”活动上,社里村的乡亲们冒着细密的冷雨,赶到村文化礼堂看演出,后来冷雨渐成雪粒,可观众们的叫好声一阵高过一阵。76岁的蓝达才披着雨衣,在露天找到一个好位置落座,他说:“晚会可精彩了,还有丽水的表演队呢!

  一个多小时很快在雨中过去,10个节目轮番上演过,晚会告一段落,然而台下的村民个个不舍得离去。主持人见观众热情如此高涨,便提议两地派代表赛歌。村里的大爷大妈们毫不怯场,在雨雪中高声放歌。村民们说,这才是地道的“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