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漂流书亭有个约会

26.10.2014  09:29

    邻居节重头戏之一的漂流书亭,昨天火热换书中

    漂流书亭里流动的书香,如同纽带,让更多邻居因书成友

    阳光穿透了茂密的枝叶,洒在绿茵草坪上。

    昨天天气很热,作为杭州市第十一届邻居节的重头戏之一,钱江晚报漂流书亭在钱江新城、西湖区文锦社区和香樟社区,也开展了火热的换书活动。

    目前,分布在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全市60多个社区及公交车站的漂流书亭,总数已超过120座,月“漂流”量达到2000册以上。“带一本书来,送一句祝福,选一本书走”的阅读习惯正散发着馨香。

    钱江新城:

    一本童书没上架就被漂走了

    钱江新城的漂流书亭是杭城最早开漂的,由浙江教育出版社认领。从2012年9月至今,每天的图书漂流量都有上百本。

    昨天早上8点多,这两座位于城市阳台北侧的书亭就热闹开了。

    书亭工作人员说,在换书前,书亭上摆放了94本新书,有名著小说、历史读物、经济类读物,考虑到旁边是杭州市青少年发展中心,小朋友比较多,还增加了40本少儿读物。

    家住德胜东村的沈大伯排在换书队伍最前面,他提着一个布袋,认真地扫描书亭内的每一本图书。“我早上七点多就出门了,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想给自己和刚上小学的孙女换几本书看看。

    沈大伯今年62岁,当过知青。他从布袋里拿出一叠旧书,有一套7本的《中国现代三十年》,还有一本80年代出版的小说,“这些都是我当年工作时喜欢读的书。”用这些书,大伯换了7本新书带回去。“给孙女带了《智力开发1000题》、《科学启蒙》,我自己挑了一本《山楂树之恋》,怀念一下知青的年代。

    几位在城市阳台游玩的外地游客走过漂流书亭,看到大家在换书都围过来看。“杭州的市民真有福气啊,那么新的书放着就让大家自觉来取阅,这真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山西大同的游客王先生说。

    文锦社区:

    两个小时漂进了上百本书

    昨天下午1点半不到,文锦社区南花园的漂流书亭旁,已有不少读者在等候活动开始。

    家住文三新村的吴先生,排在换书队伍的第一个。他一口气拎来两袋鼓鼓囊囊的书。有20多本,大都是少儿课外书,如《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等。

    吴先生说,这些书都是他上初二的女儿读过的,“小孩很喜欢这些书,书也保护得很好。她本来想过来挑挑有什么好书的,不巧学校开运动会,就拜托我带着书过来了。

    算起来,吴先生是漂流书亭的老粉丝了:“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快速公交车站、工艺美术馆的漂流书亭,我都去换过。你瞧,我这次带来的书里,就有从书亭里漂来的书。这是便民的好活动,我蛮喜欢的!

    最后,吴先生挑选了包括《》在内的14本书。其中莫言的《》让他最欣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书,不能错过啊 。” 吴先生前脚刚走,一旁等着换书的郑女士,已对吴先生刚换进来的书产生了兴趣。她的单位就在附近,昨天她想抓紧时间挑几本书再去值班。

    就这样,两个小时不到,已经漂进了上百本书,加上原本就有的几十本书,书亭差点爆棚了。

    正当社区工作人员在登记漂流名单时,65岁的杜阿姨刚巧带着小孙女来玩。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书亭是好福利啊,我每天带孙女过来玩,她在边上玩,我就在这挑书看。大家都挺爱护它的,平时不上锁,书也不会少。

    “这本书我先拿走了,我周一过来换本进去!”杜阿姨挑中了一本崔永元的《我的长征》,赶紧和社区工作人员报备。看到大家乐在其中,社区工作人员小吴对于漂流书亭今后的维护和管理,也充满了信心。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吴崇远 蒋慎敏 裘晟佳/文 林云龙/摄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