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盛京戏曲论坛:茅威涛越剧十分接近形成流派的要求?

22.08.2017  10:03

  近日,以“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为主题,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在辽宁沈阳举办。论坛为期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戏剧评论家和沈阳当地的戏曲艺术家近百人,进行“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流派与当代传承机制”“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3个板块的阐述与研讨,共议中国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浙江省评协秘书长、西湖论坛秘书长沈勇称,此次论坛“是对中国戏曲如何走向未来的深化”。“西湖论坛”首次走出杭州,与盛京戏曲论坛强强联手。中国剧协副主席、本届论坛学术主持罗怀臻表示:“从西湖到盛京,从江南到东北,从青评班、青创会到3届西湖论坛、首届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对当代舞台艺术有独立追求和自我品格的关注。

  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

  百年来,中国戏剧一直在追求现代化发展,这个追求既表现在物质、技术层面,也反映到戏曲的精神内涵之中。期间也存在过一些曲折和观念上的误区,比如反现代性、伪现代性等问题。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不少臃肿豪华、追求写实布景的场面,也有强调写实逻辑、忽视戏曲写意特点、在精神追求上过于强调悲剧美的现象。这些不良的倾向,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也被真正的现代性所摒弃。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艺术》杂志副主编李伟表示,对待传统戏曲,不应该把中国和外国、传统和现代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找到一个结合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侠认为,传统戏曲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现代转化,第一是价值的转化,第二是表演形态的转化。“有人说张曼君的新歌舞化不是戏曲的歌舞化,不是歌舞演故事的歌舞,而是把它推向了音乐剧和更加偏离剧种特色的他途。我觉得,可能要经历了话剧加唱、歌舞演故事之后,新的程式才会从新歌舞化当中破土而出。

  沈阳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郑永为提出,古典戏对京昆的移植与现代戏对现实主义的依赖是系统性的。我们既不能否认话剧加唱对戏曲表现现代题材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局限于“话剧+唱”才真正是戏曲在当代迷失的深层原因。

  那么,如何实现戏曲的现代转化?

  李伟提出,可以通过整理重排传统戏剧经典,凸显现代性;以现代价值新编古装戏,注入现代性;改编现代文学戏曲和现代戏剧的经典,实现现代性;演绎西方文学、西方戏剧经典,获取现代性。

  郑永为认为,戏曲的现代转化由表及里分为3个层面:一是元素的糅合,即剧目创作对现代歌舞元素的吸纳;二是审美的现代化,是依靠现代技术营造的东方时尚感;三是观念的转化,是在坚持民族艺术精神基础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之薇以经典复排及改编为例,提出应着眼于传统再生,使传统成为现代的一部分,“对经典的重读本质是经典的现代化,真正的现代化在任何领域都是跟创造相联系的”。

  流派与当代传承机制

  流派在戏曲中的地位,历来备受重视。从京剧的“三鼎甲”“四大名旦”,到评剧的花派、新派,越剧的袁派、戚派、尹派等,它们不仅是戏曲发展史上的独特景观,而且成为当下戏曲传承的重要依托。如今,有的剧种不乏优秀演员,但是新的流派鲜有耳闻。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红艳认为:“流派的产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角儿’为中心的创作机制,围绕着打造‘角儿’的终极目标,戏曲舞台上所有的创作部门,编剧、鼓师、主弦、拉场面的师傅,包括演员自己,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编剧根据‘角儿’的优势和特长打本;鼓师、乐队包括演员自己,围绕着如何设计出好听的唱腔,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演员的嗓音特点,甚至如何扬长避短去做文章……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演员自始至终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甚至是创作的核心。

  但是,在当前艺术创作生产中,每个新戏的主创多是不同的组合,每排一个新戏,主创基本是一次“刷新”,对于演员而言又是一次新的适应。大多数演员,只是创作终端的体现者,而不是创作过程的参与者,他们对自己的长短优劣没有明确的认知,全凭他人的拿捏和塑造,形成特色已是妄谈,更遑论创新流派。

  沈勇认为,当前不易出现新的流派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比如大众传播、粉丝环境、主流接受等,而不是出于一端。以茅威涛的越剧实践为例,他说:“这么多年来,茅威涛从唱腔发展、表演风格、剧目积累、理念表述乃至到现在以工作室的形式开展实践,很多要素已十分接近过去形成流派的要求。

  甘肃省评协副主席于涛则认为,对待流派应该抱持“三不”态度:不急、不等、不停,即不必焦灼于形成新流派,抓紧做好对现有流派的深入研究和动态传承,有计划、有保障地培养流派传人。

  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除昆曲、京剧等全国性大剧种外,还形成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据悉,中国的地方戏剧有300多种,包括评剧、粤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不过,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地方戏曲却出现了矛盾。一方面,现代追求可能贯穿于一个地方剧种成长成熟的全过程,不少地方剧种会向大剧种和时尚趣味靠拢;另一方面,地方剧种往往根植于地方,有的地方刻意追求“大剧种化”,结果造成了“泛剧种化” 。

  与会者认为,地方戏的现代转化应充分评估它的地方属性、特色构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韦玺认为,在传统戏曲、地方戏曲现代转换过程中,不应该以地方特色,或者以地方方言音韵为标志的地方特色的消解为代价,而应该在现代转换过程中,保持着它的地方剧种的个性。

  上海大学戏曲学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廖夏璇以广西彩调戏现代化探索的历程为案例,认为地方戏要拓展剧种定位的“民间”维度、实现创作理念“时尚化” 、打造创作人才梯队、呼唤个性化回归。

  四川文化厅剧目创作室副研究员邓添天认为,对于川剧来说,以老戏迷的审美习惯来创造“”,促使新观众成为老戏迷,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摸索,但可能会较好地保护川剧的传统与特色。

  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找到与地方戏曲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当地戏曲规律,做到 “新意”和“老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