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BeSeTo戏剧节从国际视野关注现代戏剧教育

09.11.2017  12:44

  

  

  正在杭州举办的第24届BeSeTo戏剧节11月7日下午举办了一场国际学术主题研讨会,聚集了中、韩、日三国的艺术家、戏剧教育家,大家围绕“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央戏剧学院原院长徐晓钟,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晓鹰,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宫宝荣,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授、戏剧系主任支涛,韩国导演、剧作家、第12语言戏剧工作室创始人成耆雄,韩国京畿大学教授金沃兰,韩国远东大学戏剧系教授赵炯俊,韩国国立忠北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授、戏剧评论家赵晚洙,韩国艺术综合大学戏剧系教授李星坤,日本“鸟之剧场”剧团导演、BeSeTo戏剧节日本委员会代表中岛谅人,日本表演艺术基金会秘书长、BeSeTo戏剧节日本委员会秘书长岩片健一郎,日本静冈县舞台艺术中心文艺部导演、剧作家大冈淳,日本鸟取大学地域研究学院副教授竹内洁等参加了研讨,畅谈自己的艺术经历和感悟,探讨戏剧艺术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和未来发展。

  作为承办方代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朱海闵在致辞中对参加研讨的各国嘉宾表示了欢迎,她说,举办这次研讨会,目的就是让各位艺术家以及三国戏剧工作者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戏剧的存在价值,共同思考戏剧的未来走向,共同实现戏剧的“梦想与传达”,从而促进三国戏剧理念相融互通、戏剧水平不断提高、戏剧事业薪火永传。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更是当下中国戏剧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展开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互鉴共享,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也是广大戏剧工作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期待。

  知名戏剧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在研讨会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实践,阐述了戏剧艺术如何传达中国意象。他认为,中国意象是建构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手法、意境、美感基础之上的整体性的舞台意象,这些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可以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服饰、面具,当然还有戏曲。话剧舞台上的“中国意象”更多地建立在中国传统戏曲写意抒情、虚拟联想的艺术语言系统上。它呈现出来的结果会使话剧通篇浸透着中国戏曲的美感,整体传递着中国艺术的意韵。在伦敦排演中国版《理查三世》时,王晓鹰不仅大量使用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时空结构方式,邀请了京剧演员与话剧演员同台表演,而且尝试使用中国式思维——“阴阳太极”理论来解释和表达对理查三世这个邪恶人物的理解。这部剧2012年伦敦奥运前夕在环球剧院演出,广受英国观众、专家、观众的好评,目前已受邀参加了十多个国家的莎士比亚戏剧节,欧美观众从中看到了中国戏剧传统与西方戏剧经典之间的跨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新鲜独特的艺术效果,也看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现代性和国际性生命活力。王晓鹰表示,中国式舞台意象要从中国戏曲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这样的“跨文化戏剧”才能显示出其真正的艺术价值。

  韩国国立忠北大学法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授赵晚洙以“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为题,对现代戏剧教育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他分享了现代戏剧的起源、演变流程以及主要特征,指出当今世界的戏剧主题正在传统与现代中摇摆不定,但现实中戏剧的主流方式仍是通过行为将虚构的文本展现在舞台上,所以他建议戏剧教育过程中也应纳入一些新趋势,这样年轻人可以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戏剧倾向,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戏剧表演形式。赵晚洙说,大学内戏剧系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大学开设的素质课程丰富自己,但独立的戏剧学校则可能并不具备充分的人文类、社会科学类课程。此时,有必要设置一些在教育课程里不包含的特别讲座。同时,要扩大与非戏剧系的、人文类或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们的接触面。巴黎政治大学在2017-2018学年开设了《纪实戏剧:现实、虚构、参与的关系》课程。教案中,老师写明了选择该课程“无需戏剧相关知识与素养”。在课程中,人文类、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与戏剧系的学生如果一起学习,讨论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大提高与提升。类似于这种以戏剧为媒介进行的讨论研究,可以与其他大学联合起来,也可以开发为联合课堂。

  来自日本静冈县的戏剧家、剧作家大冈淳介绍,日本的剧团中数量最多的应该就是小剧场戏剧团。大冈淳分享了日本现代戏剧的概况以及现代戏剧演员的表演训练方法。他介绍,演出新剧的著名剧团往往开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而小剧场戏剧的新人培养主要由剧团导演完成,导演把各自喜爱的表演风格在剧团内部由前辈传授给后辈。在日本,虽然也可以选择在大学或专科学校学习包括实用技巧在内的戏剧表演,但把戏剧表演的实用技巧融入大学教育中的情况极少。在拥有偶像明星的演艺制作公司中,日本最大的杰尼斯事务所采用的表演训练法是冈田正子引进的贝拉·雷内体系,这是女演员贝拉·雷内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心理学方法和梅耶荷德的形体方法相结合开发出的表演训练法。

  研讨会上,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韩国艺术综合大学戏剧系教授李星坤、日本鸟取大学地域研究学院副教授竹内洁以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教授支涛还分别以“中国传统戏剧(戏曲)教育得失谈:传承与创新”“现代戏剧表演的国际视野和教育”“戏曲教育在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实践”“经典传承与现代创新之路——以浙艺梦幻版昆剧《牡丹亭》为例”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