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项调查显示婚后情人节“变脸” 40%没礼物

14.02.2015  12:11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情人节将至,有机构访问近800名市民,发现不少市民婚前婚后“两个样”,庆祝情人节的热烈程度对比热恋中的小情人有明显差距。调查显示,近半数未婚情侣愿意花费至少3000元(港币,下同)庆祝情人节,已婚者则不足25%;更有30%及40%已婚人士表明不会准备礼物及安排节目。两性关系专家连峻指出,已婚者庆祝节日可增加生活情趣,有助夫妻感情历久常新。

   多人送毛公仔电子产品热门

  奥海城上月底至本月初进行情人节调查,了解未婚与已婚人士消费模式。较多未婚情侣预计消费1000元至3000元庆祝情人节,最多人选择精品如毛公仔为礼物。已婚者当中,预计消费500元至1000元的比例最高,电子产品成为最热门礼物。两组人士当日节目安排类近,逛商场、看电影及前往主题公园游玩分列首三名。

   20%老公送花男友赠花达50%

  至于女性期待的鲜花,只有20%已婚男士表示会赠送,较有50%拍拖男士表示会送花为低。至于无计划庆祝情人节的受访者,最多拍拖情侣指,不庆祝原因是情人节消费太高,结婚者最多因太忙而不庆祝。而“已庆祝多年”、“无需在指定日子庆祝”,以及“每天都是情人节”,同样成为普遍不庆祝的理由。

  连峻表示,“拖友”较已婚者更热烈庆祝情人节无可厚非。他解释,情侣更着重“相恋”问题,自然更愿意花费时间、金钱及心思,务求令感情升华到另一个阶段;但结婚以后,伴侣转为处理“相处”问题,重心转移至生活琐事,久而久之或冷待节日。

  连峻续指,已婚者对庆祝节日不应掉以轻心,双方宜先沟通再安排节目。他指出,如有子女者,可分别与他们一起选购作礼物。分别任职金融的赵承钧及太太赵冯嘉颖已结婚3年,育有两子,均表示婚前婚后一样庆祝情人节,依然出外用膳及互赠礼物,唯一不同之处,是考虑到带同儿子一起外出,会优先选择设有育婴室的地方。

  连峻又指,对于消费能力不高的学生,即使经济条件有限,手作礼物亦不失新意。拍拖逾4年半的“90后”小情侣、22岁的卢家侨及21岁的郑家仪同为学生,今年庆祝情人节预算介乎1500元至2500元,庆祝活动为吃饭、行街及乘坐乘摩天轮。家侨表示,今年会送赠手作礼物予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