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肿瘤才是科学和合适的?

14.06.2016  11:58

——杭城9位知名专家谈癌症治疗

郑树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第六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肝移植学组组长

郑树森:

肝癌三部曲每一步都像打阻击战

战术得当,就能阻止从乙肝发展为肝癌

中国的肝癌和乙肝有非常明确的关系。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每年有35万肝癌新发患者,占了世界肝癌患者的55%以上。

首先,要积极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一个有效的控制办法是新生儿打疫苗,从母婴传播途径中把乙肝阻断。

第二,有了乙肝以后,也不要怕。乙肝病毒感染后到肝纤维化,到肝硬化,再到肝癌,这是肝癌三部曲。这三部曲,每一步都像是打阻击战,战术得当,就能阻止从乙肝发展为肝癌。

目前,我国临床的情况是,前两个阶段的患者对疾病不够重视,一步步纵容疾病继续发展。很多年轻的乙肝患者平时生活不注意,肝功能受损也不治疗,这会加速乙肝病毒携带者到肝纤维化的进程。发展到肝硬化,大部分患者处于中年,40-50岁。他们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肝癌高发的年龄段是40-50岁。

肝硬化到结节再到肝癌,这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有时很难鉴别。肝病患者定期体检的意识需要加强,有些患者到最后肝部不舒服,才引起重视,确诊已经是中晚期肝癌。

早期的肝癌可以切除,有些到了晚期,如果不能马上切除,要做介入,让病灶缩小,再切除。还有些肝癌,肿块很小,但患者肝功能不好,肝硬化非常厉害,也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肝癌患者还有一个根治性办法,可以做肝移植。肝脏移植是把肿瘤生长的土壤都拿掉了,是治疗肝癌最后、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从我们临床的数字来看,肝移植患者5年存活率能达到75.7%。手术切除的3-5年生存率仅为20%-46%。

但肝移植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供体器官短缺是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最大挑战,希望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接受脑死亡和心脏死亡器官捐赠这个观念。我们也提倡亲属活体肝移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间移肝,移植效果好。亲属活体肝移植供受者之间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能降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活体供肝质量更好,存活率更高。记者 王真

 

吕卫国: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候任主委,浙江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

吕卫国:

即使接种宫颈疫苗仍要定期筛查

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我国女性第二大肿瘤。近2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了约68%,但发病率在升高,且3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

我们曾对2009年1月-2014年10月到浙大妇院就诊且被诊断为宫颈癌的1000名患者做过研究,发现患者年龄范围为22-78岁,平均年龄为46.2岁,其中,以40岁-49岁患者最多,共442例,占44.2%;50-59岁患者与40岁以下患者人数接近,分别占25.8%、22.4%。

宫颈癌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担忧,但它是目前唯一一种可明确病因,并通过预防来杜绝其发生的肿瘤。自2006年第一个HPV宫颈疫苗上市以来,大量临床试验显示,HPV疫苗能够通过阻断HPV感染来预防宫颈癌。

预防宫颈癌,做好宫颈上皮病变的筛查很关键。建议性生活史三年以上的女性应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即使注射了HPV疫苗也要定期筛查,因为诱发宫颈癌的病毒有很多,HPV16、18只是较为常见的两种,

宫颈癌的5年存活率与其分期密切相关。临床资料调查显示,I期宫颈癌5年存活率为81.6%,II期61.3%,III期36.7%,IV期仅12.1%。临床上有一种叫“宫颈锥形切除”的手术,它不仅能够帮患者切除病灶,还能很好地保存患者的生育功能、性生活能力,这对年轻患者而言非常重要,但它仅适用于非常早期的宫颈癌。

宫颈癌的治疗,手术、放疗是主要手段。近年,化疗的地位在逐渐上升,但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具体到每位患者身上,医生会根据其年龄、脏器功能、肿瘤分期,以及各项条件选择一种适合的方法。比如,对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疾病、肺功能较差,白细胞、血小板较低,即使属于肿瘤早期,也建议以放疗为主。记 者 葛丹娣 通讯员 孙美燕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