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保护 活态传承 ——以浙江衢州西安高腔的保护与传承为例

20.07.2020  21:36

西安高腔,即衢州高腔,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浙江省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明初时期弋阳腔流入衢州后与当地语言、民间音乐相融合而逐渐演化形成的一种新的腔调剧种。明末清初是西安高腔快速发展繁盛期,到清末,随着梆子、皮簧等花部戏曲兴起,西安高腔在总体上呈衰落趋势。但西安高腔渐渐与昆腔、乱弹融合,俗称“三合班”,在合班的支撑下,西安高腔得以延续发展。抗日战争时期,西安高腔逐步退出公众视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尽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高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西安高腔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西安高腔的受众群体日渐流失,传承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安高腔的生存环境慢慢得到改善,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成绩斐然。“静活联动”的双重保护机制为西安高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化传承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地方政府支持下多方联动保护

  西安高腔的静态保护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文献刊行、工作站创立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这里的静态是相对的静态,蕴含着“”的因素,正所谓静中有动则“”。

  1.政府主导下的政策保障

  国家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依法保护全新发展阶段。浙江地方政府结合当地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详细而具体的保护策略。正是有了各级政府的指导规划,西安高腔才逐渐从沉寂中焕发新的生机。

  2.研究文献的刊发

  20世纪50年代,国家展开对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收集与整理。现存的西安高腔文献资料得益于此次普查工作,许多曲谱与剧目在这时被抢救、记录下来。如胡克英整理出版的《婺剧高腔音乐汇编(上、下)》,其中西安高腔曲牌多达105个,收录有《槐荫记》《三孝子》《葵花记》等著名唱腔选段。曲谱书籍还有《胡克英婺剧唱段选》,其中西安高腔曲牌67个,《中国婺剧音乐·高腔》一书中含西安高腔曲牌104个。其他文献有叶开沅的《婺剧高腔考》,汪家惠等编写的《衢州西安高腔》。这些都为保护西安高腔戏剧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8年,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暨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在金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专家为婺剧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随之,《戏曲研究》集中登载了刘祯的《婺剧的地位价值和保护研究——在中国婺剧理论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郭克俭的《以剧种视角解析婺剧概念的有效性》、叶志良的《中国婺剧的文化定位》等学者的发言。

  3.专家工作站的创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重要参与群体,起着指导、咨询与监督的作用。2019年,为促进衢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衢州市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工作站。并聘请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刘魁立、陈勤建为工作站顾问,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连晓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其全进站指导工作。旨在通过专家的专业指导,制定具体可行的发展规划,更好地监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4.生态环境的保护

  保护西安高腔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其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为此,浙江省及衢州市相关文化、宣传单位加强了对当地民俗节庆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西安高腔演出团体走进普通百姓生活。一方面使西安高腔植根于社会,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西安高腔的普及和宣传。2007年,在西安高腔的发源地衢州市柯城区的严村专门建造了占地64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中心,用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与此同时,衢州市开化县和龙游县分别举办了中秋民俗文化节以及“衢州有礼,龙游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江山市举办“我和‘非遗’有个约会”等民俗节庆活动。这些都为西安高腔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新平台。

   以声腔表演为中心的活态传承

  活态传承主要围绕传承人展开,专注于传承人才的挖掘与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营造一个良性的“”的生存空间,为西安高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非遗传承人的挖掘

  针对西安高腔的生存现状,党和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其间,通过走访、调查发掘了沉寂民间的西安高腔传承人,如被称为“总纲先生”的江和义就是在普查过程中及时发现的传承者,以及后来的严帮镇、周越桂、周越芗等,他们均为西安高腔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这些表演艺术家与民间艺人,胡克英作为重要的收集、记录者,为西安高腔的整理与传承做了大量工作。他及时、全面、系统地从江和义、胡梦兰、潘池海、吴大水、王贵达等艺人处收集了西安高腔、西吴高腔、候阳高腔、松阳高腔的曲牌。

  2.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1957年,金华市政府举办西安高腔培训班,传承人江和义担任主讲教师,一些珍贵的传统剧目如《槐荫记》《合珠记》《红梅阁》等,在这次培训会中得以留传下来。2012年,衢州市婺剧团转型改为西安高腔传习所,西安高腔迎来了崭新的一页,这对西安高腔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2019年,西安高腔传习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成为西安高腔保护单位,衢州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非遗”培训班。

  3.新老剧目的编排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西安高腔中的一些传统剧目被重新搬上舞台,如传统剧目《槐荫记》《雪里梅》《合珠记》等。2005年正值西安高腔申报国家非遗之际,衢州市婺剧团排演了《槐荫记》《合珠记》等剧目,为成功申遗助力。申遗成功后,西安高腔不断推陈出新。2012年,衢州西安高腔传习所编排了青春版《红梅记》。2013年又根据“孙庞斗智”传奇故事,创演了《孙膑与庞涓》,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新剧目”奖、浙江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殊荣。2016年,西安高腔传习所再接再厉,创编《橘红满山香》现代剧目,在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中再获“新剧目”奖,并在2017年获浙江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4.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在政府的指导下,西安高腔传习所长期服务基层,面向群众,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活动,每年演出多达300场。戏曲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实现了校园全覆盖。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戏曲文化的传播,还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婺剧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下,戏曲进校园活动形成了常态化的传播模式,学校师生既得到了专业性的指导,又受到了戏曲艺术的熏陶。

  西安高腔作为中国戏曲艺术最为古老的声腔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学、审美、艺术等价值,还凝聚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们享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重新唤起当代民众对戏曲的关注,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西安高腔秉承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原则,走出一条“”“”结合、“”中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本文系浙江师范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传统音乐与‘非遗’保护教学与研究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者:陈新凤 张大军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