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蹊跷快递入手 下沙警方破获一起贩卖运输毒品案

26.11.2014  08:12

   浙江在线11月26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陈雷) 一只旧的音箱,要从杭州发快递到南京,没出江浙沪的范围,理论上运费6元足矣。但是,发快递的人要求按体积计算快递费,这么一来运费变成了56元。而一只旧音箱,在电子市场估价也不超过30元。

  平常人看到都会觉得有点奇怪吧?这里面装的是黄金还是钻石?下沙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副大队长单一,果断决定,拆!

   拆开音箱 掉出一包冰毒

  “投递的时候有没有检查过?”单一询问快递员。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把音箱提了起来,仔细看了看底部。

  “有两个螺丝钉拧掉了,里面估计有其他东西。”

  打开摄像机开始摄录,在快递公司员工在场见证下,单一麻利地卸掉音箱底部剩余的2颗螺丝。

  取下盖板,一个透明的密封袋露出来,里面是白色晶体状的颗粒。冰糖?“冰毒。”与各色毒品打过太多次交道的单一立即认出密封袋里的东西。检测结果也证实了他的自信——150克冰毒。

  谁投递的?发到哪里?收货人是谁?11月15日当天,下沙警方展开了行动。

   推开门 一脚踩进“吸毒吧”

  没有打草惊蛇,缉毒警们当了一回临时快递员和押车员,坐在物流卡车上连夜从杭州赶去南京。

  11月15日晚,单一带领禁毒大队的3名民警在16日凌晨1点的南京街头出现了。

  凌晨3时许,物流公司告诉民警:刚才买家来查询物流信息了。一切照常。早上8时许,快递员拨打了快递单上的收件人电话,预约投送快递。

  8时30分许,躲在暗影中观察许久的杨某,觉得安全了,走出单元门,走向快递员。

  单一和其他民警突然出现,迎了上去。杨某戴上手铐,已经瘫倒在地。

  杭州警方还不打算住手,进楼推开了杨家大门。饶是民警见多识广,进门口也吓了一跳:昏暗中,4个目光呆滞的男子歪在房间里的沙发上。横七竖八的几个“壶”,在茶几上放着,一股极有特色的气味在房间内弥漫缭绕。

  “这是个毒吧?这里在开吸毒派对?”杭州赶去的缉毒警也忙不过来了,迅速进行现场控制,并且向当地警方通报情况。下午3点,杭州下沙的缉毒警总算可以带着杨某和缴获的150克冰毒,踏上归途。

  他说吸毒是为 看监控的时候提神

  押解路上,杨某开始给民警讲故事了:他是江苏人,今年45岁,年轻时,是银行运钞员;年纪大了之后,改做银行的视频监控员。他给自己找了个吸食冰毒的理由:改做视频监控之后,经常熬夜。“听朋友讲,吸食冰毒能提神。”他现在每天要吸食1克。

  用音箱藏毒并通过快递发货这招,谁想出来的?杨某说,今年8月,他在南京当地网游平台“四拼一”上认识了杭州的玩家“阿男”。

  同为“毒友”,两人很快熟络起来。11月14日,杨某来到杭州,和“阿男”见面后,以低价从“阿男”手中购入了150克冰毒,够他吸个小半年了。

  他怕随身携带毒品上不了路,“阿男”给他出了个主意:发快递,还帮他找了个旧音箱……

   涉毒还涉黄的“冰妹” 被一窝挖出

  “阿男”是谁?他的上家又是谁?平日里的下家又是谁?下沙缉毒警们还没从南京回来,送回来的线索已经让战友们坐不住了。

  11月16日上午,跟南京抓捕几乎同时展开的,下沙缉毒警的另一路人马直奔杭州市下城区的一个住宅小区,找到了跟“阿男”积极互动的李女士。

  警方敲开李女士家门的时候,又发现一窝生活在奇怪气味中的人类。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屋内,住着李某夫妇和3个小姐妹。民警执行现场尿检证实,除了李的丈夫,李女士和她的3个小姐妹均为尿检阳性。

  在她们房间,警方现场共搜查出冰毒30克,麻古20克。李某和姐妹们都在杭州的黄龙酒吧街上班,她是经理。她说,平时为了追求刺激,大家都喜欢“来两口”。

  民警三问两问就发现,以李某为首的这一窝人,真是黄毒不分家。不光涉毒,还涉黄。她们在兜售毒品的同时,还为“瘾君子”提供特殊服务。她们说,这叫“特色服务”,以此可以提高毒品销路。

  这一“特色”,就把自己“特色”进去了。截至目前,杨某、李某等5人因涉嫌运输、贩卖毒品,被下沙警方依法执行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