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江干区慧灵托管活动中心活动小记

03.08.2015  18:12

          根据医学统计,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今天,总有10%的人摆脱不了残疾的厄运。人权天赋,他们的命运似乎已经被决定,他们一生都似乎已被贴上“特殊人群”这个标签,似乎他们的生活黯然无光。但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可以影响他们的生活,可以给他们带去欢乐,带去温暖。

          7月中旬,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在江干区慧灵(智障人)托管中心,开展“绘亮杭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快乐“”梦

          阿闵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大男孩,喜欢铅笔画,喜欢临摹色彩鲜艳的作品。在画画过程中,勤奋好学的他不断向志愿者请教:“哥哥,这个树要怎么画啊?”、“这个汽车要怎么画啊?”中午吃饭期间,他也不忘提醒我们的志愿者,“下午教我画这个房子”。在慧灵托管中心,像阿闵这样的学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彩笔是他们最爱的“神器”。活动中,学员们因为想学画而变得愿意主动交流,乐意交流。之前未出发的时候,志愿者担心他们会很内向不说话,想着要如何让气氛不沉闷。看到阿闵的表现,悬着的心算是落地。他们也与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面前会摘掉所有的胆怯与羞涩。“我觉得,他们好棒。就我自己而言,哪怕对某一样东西很感兴趣,很多时候出于胆怯,可能就罢了。”志愿者陈同学这样说。彼此学习,这就是意义所在。而后,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学员们通过手中五彩的画笔,一起绘出了他们的内心故事,绘出了他们虽小但缤纷的梦想。

用心“”梦

          “神还原啊!”在梅同学将学员的画还原到KT板上后,志愿者们纷纷为他的绘画技术点赞。由学员春春创造的《希望》就开始了它的由画到LED灯之路。在三个小时的灯泡安插和焊接工作后,到了最最复杂的连接电路大坎。梅同学和卢同学由此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这样!这几个蘑菇点点用导线连起来,然后接一个开关。蘑菇轮廓和下面的草地用导线连起来,再接一个开关。

          “不行,那样的话要很多开关的,不实用。

          就这样,他们重温自己所有的物理知识,不断地讨论,带着一定要用最好的方式将LED灯展现的想法不断地实践。手背被溅上高达300℃的液锡,擦掉吹吹手继续焊,志愿者们仿佛都装上了马达,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他们。一个小时后,《希望》LED画大体完成。又经过一个小时的调试,《希望》完工。映在志愿者脸上一闪一闪的灯光似乎在说,真棒。

          其实每幅画都像《希望》这样,背后是错综复杂的电路,是志愿者的无数尝试,是无数的液锡飞溅,是无数的调试。导线连接了每一段远距,也缩短了志愿者与学员之间的距离。

点“”梦想

          “好漂亮啊!”《青春》作者阿玲在看到自己被做成LED灯的画在发光之后如是说道。阿闵看到自己的《》在熠熠闪光,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能感受到,他很开心。在志愿者向学员展示亮灯作品时,有一位之前未参与绘制的学员经过,看到会亮会闪光的画后,她看得离不开眼,一直问志愿者这是怎么做到的呀?得知将原来的画还原在KT板上经过焊制后能发光,她忙说下次我也要画,下次也帮我焊一个好不好?在得到志愿者肯定的回答后,她带着笑跑开了。

        科技与公益,专业与想象,结合后果然魅力无穷。志愿者们在看到慧灵学员脸上花儿般笑容后,心里面也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绘亮杭州,架起彼此之间的桥梁,绘亮彼此的梦想,让距离不再遥远。志愿者与学员的的故事仍在继续,并且,从不会停止。温暖在传递,这份炙热会延续。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长处各不相同,我们可以结合自己所长带给他们不一样的体验。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各种力量的汇聚与碰撞会创造出不一样的能量不一样的效果。愿每个人用心一点点,尽自己所能付出一点点,与智障人士一起,创造属于他们的新价值,也实现我们的自我价值。他们需要呵护,需要陪伴,需要成长。愿更多的志愿者走近智障人士,提供给他们更多更新奇的机会体现他们的价值,实现他们的梦想,与他们一块儿感受梦想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