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公益志愿者加入“敲门行动”走进蚕花园社区

03.08.2015  09:46

方奶奶给志愿者们讲自己的规律生活。

方奶奶送给志愿者挂坠当礼物。

接连几天,杭州的气温都是居高不下,气象专家说这样的情况,即便气温没有达到前几天的高度,连日的积温也会让人觉得闷热无比。这样的情况下独居老人的状况更加让人担心。昨天一早,志愿者汪黎刚、陈仲贞就赶到了拱墅区的蚕花园社区,“我在网上查过,蚕花园的住户多,老人也特别多,这么热的天也不知道老人情况怎么样。”汪黎刚说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在社区,因为他所在的涌泉公益中有几百名志愿者,“不管老人是想理发、修脚,还是维修、磨刀,志愿者队伍都有人能帮忙,都能上门服务。

83岁的张小娥奶奶

解密”老人聊天的秘密

在助老员孔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的是83岁的张小娥奶奶家。还没等大家敲门,张奶奶就已经打开门探出头来,“是志愿者吗?”梳着短发、穿着大花的短袖衫,询问的神情小心翼翼,直到看到助老员的身影,张奶奶才放心地打开门,热情地把大家迎进门。

听说你们要过来,我就一直在客厅里来回走,一会儿就看看门外,生怕你们来敲门我听不到。”张奶奶一边招呼大家坐下一边说, 因为耳朵听不到,经常会错过邻居的敲门。也因为听不见,张奶奶说话声音洪亮,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其实这么热的天,你们不要过来了,来看我这个孤老太太,多不好意思。”拿出早就冰好的湿纸巾,张奶奶硬是给每个人手里都塞了一张。

孔师傅说,张奶奶近几年耳朵越来越不好,说什么话都要贴着耳朵和她说上几遍才能听得到,不过她和其他老人聊天倒是不耽误,有的时候路上碰到还能聊上好一会儿。

除了耳朵听不到,身体其他方面还好吗?”“奶奶平时还有什么爱好吗?”“这么热的天气您还楼上楼下自己买菜吗?”了解情况后,汪黎刚和陈仲贞很自然地大声和张奶奶“”起了耳朵,还顺带做些辅助动作,以便张奶奶能“”得懂。

虽然张奶奶回答的和志愿者问的有很大的出入,但张奶奶自己说得兴致勃勃。先是说社区食堂每天的中饭有荤有素只要5元,又说自己平时还注重保养身体的,自己身体好才不会成为儿女的负担。她还“解密”和其他老伙伴聊天的秘诀,“反正大家年纪大了,耳朵都不太好,只要相互看着说说话,谁管说了什么呢?都是猜呗。

82岁的方奶奶

规律生活让志愿者羡慕

看着张奶奶心态不错,身体也让人放心,我们告别了她,又敲开了方龙珠奶奶的家门。一见到大家,方奶奶就双手合十,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不大的房子,到处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就连厨房里的炒锅、水壶都擦得干干净净。

孔师傅说,方奶奶自己住了近10年,不论是收拾房间还是买菜做饭都是自己动手,平时出门就是和佛友们聚会,身体还是不错的。

不行的,耳朵不行,眼睛也不行的。”指了指桌子上的放大镜,“你们看,我每天看报纸都得用放大镜。”不过仔细看方奶奶的眼睛,并不像其他八旬老人的眼睛那样浑浊,“您有什么护眼的秘诀吗?”陈仲贞好奇地问。

秘诀就是不看电视啊。”方奶奶说自己已经有七八年没有看过电视了,每天看报纸就已经能够了解大事小情,不需要看电视,同时就是早起早睡。“每天晚上7点多睡觉,早上3点多就会起床,活动一下再吃早饭,白天到社区的居家养老中心逛一圈。”所以尽管已经82岁了,方奶奶的身体依然硬朗,自己也收拾得清清爽爽。

这可真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啊。”方奶奶的规律生活让汪黎刚羡慕不已。孔师傅笑笑,说了一件更让人羡慕的事情。每到腊八的时候,方奶奶都会自己买上一些红豆、芸豆、大枣煮上满满一大锅的腊八粥,送给社区里的人喝,粥熬得是又糯又甜,吃到的居民都会赞一声棒。方奶奶还热情地邀请大家腊八时一起来喝粥。

离开前,汪黎刚特意去了一趟社区办公室,找到了相关负责人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我们的志愿者中,有理发师、修脚技师还有维修工,不论老人有什么样的需求都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可以上门为老人服务的。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首席记者 丛杨 通讯员 金萍 文/摄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