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落实工作护湿地 打好治理组合拳

03.08.2017  18:42

  德清县湿地资源丰富,面积120亩以上的各类湿地面积22.69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937.92 平方公里16.13%。其中,自然湿地8.05万亩,划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14.64万亩划分为库塘、水产养殖场、运河输水河。该县湿地保护工作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维持湿地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续性,坚持全面保护,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保护湿地,强化湿地利用监管,推进退化湿地修复,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一是植树造林,治理生态河道。坚持把“植树也是治水”的理念贯穿平原绿化全过程,结合推进治理太湖两大国家骨干工程和各级支流、城镇水系综合治理,开展河道岸坡绿化,建设兼顾生态涵养和景观效应的森林廊道。2017年,德清县已完成平原绿化2730亩,珍贵彩色森林建设5360亩,局长示范林1000余亩。全面打响“清淤治污”攻坚战,大力推行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脱水改良,做到还林还绿、可用尽用。

  二是捻泥覆芦,清理湿地淤泥。由德清县 “五水共治”办、林业局、下渚湖街道、水利局等多个部门,在德清县下渚湖湿地联合举办了清淤治污英雄会暨首届“湿地捻泥王”挑战赛。挑战赛的举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考虑如何保护湿地,包括湿地生物多样性、周边居民及旅客的保护意识、污水治理等多个因素,实现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同时,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德清县林业局以“湿地捻泥王”挑战赛为点,围绕“湿地减少灾害风险”主题开展了世界湿地日宣传,在活动当天成立了下渚湖湿地保护志愿队并授旗。捻河泥是德清当地传统的河道清淤方式,利用两根竹竿做成的捻篰、站在船上从河道里捻起淤泥倒入船舱。过去人们利用河里的淤泥肥桑壮田,如今湿地里捻起的淤泥都被覆盖在大大小小的芦苇岛上,既可以积有机肥助长芦苇,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给河道“清肠”保护水质,全方位治理保护湿地,创造湿地良好环境。

  三是拆迁整改,修复湿地周边。德清县坚持把湿地治理与“三改一拆”与绿化、美化并重推进,对拆后尚未利用的土地,做到不留空白先绿化,实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今年,德清县下渚湖湿地下仁公路山地皇区块,及时完成政策处理及征地工作,完成318亩土地平整工作,并对其进行植树绿化。为普及山地皇征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农户的支持和理解,街道积极发挥联村责任组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细化联村工作任务,在召开8次政策普及和宣传动员会议的基础上,畅通联村网格内群体的民意反馈渠道,积极发挥民情工作台账的重要作用。

  四是划定红线,守住湿地区域。2013年,下渚湖湿地通过试点验收并正式授牌为国家湿地公园。截至2016年,湿地公园完成建设投资3.79亿元,生态保育、湿地修复、科普宣教等基本工程达到总体规划要求。2016年,制定了《浙江省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7—2030),确定了以“河流——沼泽——湖泊”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恢复为核心的修复方案,更好地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提高湿地的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湿地修复工作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措施”的原则,选择乡土植物,采用多层次植物搭配,在自然生态驳岸建造区域建立搭配模式一般为:水面——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生草甸——灌草地——耐湿乔木林带。水生植物带搭配模式:湿地沉水——浮水——挺水——湿生。(德清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