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新安镇清淤“变废为宝”

18.03.2016  15:30

 

【本站3月18日讯】近日,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德清新安段)盐官下河清淤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条条长臂伸向河道,随着泥浆泵的轰鸣声,河底的淤泥被吸到船舱,之后这些令人头疼的淤泥将“变废为宝”,大量用于回田、围填、制砖、绿化等用途。

 

随着德清县清淤治污战役集结号的全面吹响,新安镇治水工作也进入“实战”状态。为了提升全镇河道的面貌,新安镇特邀浙江省“五水共治”科技专家组三位专家,对新安镇治水工作把脉开方,因地制宜解决新安“五水共治”技术难题。

 

以前清淤过程中会存在清理不彻底的问题,对于淤泥的利用率也不高,现在听取了专家组的意见,我们选取了11条重点河道进行试点整治。”新安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家组的清淤“秘方”不仅能拓宽河道、提升其行洪排涝能力,也能让原来河道沉积下来的淤泥消解,改善水质环境,还能打通断头河,促进水体流动性,为农业灌溉蓄水提供便利。

 

秘方”内容里,第一条就是要“一河一策”。为此,新安镇对11条示范河道都量身制定了清淤方案,大河道进行船只作业清淤,小河道则采用人工泥浆泵和排泥管冲吸。

 

而淤泥上岸后,又该如何处理?当天,记者专程赶到西庙桥村,一探这里的坊前坝泥浆池。为期七天的清淤才开展到第二天,泥浆池里的淤泥就已经被“惦记”上了,“淤泥就是土化肥,有营养,刚刚打起来的,用到菜地,特别肥沃,等它干一点,覆盖在桑树地里,今年的桑叶长势肯定好!”村民俞金林自信地说。

 

俞金林眼里,淤泥就是宝。但是,俞金林可能不知道,这些淤泥,要是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此,省城的专家组也给出了有效意见。新安镇结合专家的意见,对其处理后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小部分淤泥用作村民还田,剩下的大部分撒上石灰,吸水消毒后,将装在生态袋中,用于围填堤岸,起到防洪作用,或烧制成陶泥,用作制砖。

截至目前,已清淤河道3条,清出淤泥6万方,6月底前,要完成11条示范河道清淤。下一步,该镇还将扩大整治面,全镇66条河道都要“清肠”,还要完善淤泥资源回收长效利用机制,让每一方淤泥都用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