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打造“我们的”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9.07.2016  02:33

  德清围绕打造“我们的”系列工程,打出了一组组合拳,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体。

  一是开展“我们的节日”。开展“文化修身”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德清家风节、阅读节和跑步节为主要载体,网上网下联动,开展各类活动。目前,全县有700人次参与寻找家风家训,30208人次参加阅读节,有4500人参加跑步节,充分发挥了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和以体修身的独特作用。

  二是深化“我们的品牌”。在国内基层图书馆中首创“驻馆作家”模式,聘请蒋子龙、秦晖等8位名家驻馆,推介县域特色,推动全民阅读。开设春晖讲堂,打造德清阅读文化的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共举办31期,受益观众6300余人次。开展 “彩云跨界”便民悦读服务,让读者当采购员,直接从新华书店选择将喜欢的新书借阅回家。举办“英溪课堂”免费培训,组织“名家开讲”,开设36个培训班,培训250余场,培训学员6673人次。策划一镇(街道)一节,策划开展了东部新市蚕花庙会、中部乾龙灯会、西部舞阳侯会等有生命力的文化节庆活动。

  三是培育“我们的文化”。突出乡镇自主管理,开展文艺演出、视觉艺术展览、非遗展示、文化讲座等多内容多形式的“走亲”活动;新建15个文化礼堂,探索文化礼堂长效管理,组织“示范文化礼堂”创建,在省文化厅专题培训班上做经验交流发言,承办2015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现场会。以“车间文化·8+工程”(企业荣誉、时政之窗、智库讲堂、企业之歌、欢乐文艺、最美评选、心灵驿站、志愿服务、特别创建活动)为基本标准,在全县建成30家体现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关怀、企业责任良好成效的企业“文化车间”,补齐企业文化发展的短板。对武康城区的15处重点公共设施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通过让文物说话,讲好德清故事,提升城市品味。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固态阵地资源新建15个文化街景,营造“琴声飞扬、民乐奏响”的文化氛围。

  四是提升“我们的核心”。积极打造精品创作的“德清现象”,打造德清“三部曲”——《德清嫂》《德清谣》和《德清琴》;打造越剧“三部戏”——《德清嫂》《游子吟》和《蚕花姑娘》。

  五是完善“我们的阵地”。俞平伯纪念馆和莫干山民国图书馆建成开放,新文化馆和陆放艺术馆建设加快推进,德清大剧院和“瓷之源”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启动,钟管蠡山民俗图书馆进入招标阶段,筹建德清非遗馆、孟郊主题公园和赵孟頫管道升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