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里的美容针剂 掏你的钱害你的人

30.06.2015  09:43
杭州西湖法院昨宣判两起微信销售假药案       这几年,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美容针剂让很多女人心动,美白的、祛痘的,瘦身的……但在购买时,你可得多个心眼,里面的猫腻可不少。6月29日上午,杭州西湖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两起在微信上销售假药的案件。
  尤某今年30岁,之前开了一家美容化妆品店,但是生意不景气。2013年9月,她关了店铺准备另谋出路。当年12月,她跟老公王某开起了网店,卖美容产品和美容药品,包括美容针剂、祛痘针剂、玻尿酸等及相关医疗器械。为此,夫妻俩还专门租了房子,吃住、销售都在一起。
  尤某和王某从北京买进这些美容药品,然后以稍高的价格卖给美容机构,赚取中间差价。每次进货时,上家都会告诉他们这些美容药品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如果不是很清楚,他们就自己去网上搜。由于没有销售药品的资格证,夫妻俩就利用自己的微信、QQ,在微信朋友圈、QQ群里发布广告、介绍产品,等待买家来咨询。
  经查,2014年3月至5月,尤某夫妻俩共卖出美容药品5盒共48支,销售金额为1.5万余元。
  2014年5月19日,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他们的租房里查获尚未销售的美容针剂及注射器等医疗器械。经认定,这些注射类药品均为假药。之后,他们就被公安机关带走了。
  2015年5月27日,西湖检察院以销售假药罪对尤某、王某提起公诉。
  庭审中,两人均自愿认罪。尤某说,他们从北京的上家购买这些美容药品时,虽然知道这样的进货渠道不正规,但是没有核实过真伪。每盒药品的进货价在2000元左右,销售价在3000元左右,一盒利润在800—1000元不等。
  西湖法院经审理认为,尤某、王某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假药仍予以销售,构成销售假药罪,当庭判处尤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尤某、王某的案子判决后,西湖法院又开审了一起类似的案件。被告人纪某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微整形药品,包括“WDMwiedemann(俗称全身瘦)”、“Ratiopharm(俗称局部瘦)”、“Worlddermic(俗称维德斯溶脂针)”等注射针剂及药品。经鉴定,这些注射剂、药品外包装或说明书均用外文标示,未标示中文,也未标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药品批准文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认定这些药品是假药。
  纪某也因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