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天中午不开空调真的很危险!杭州60岁张阿姨体温40℃ 得了热射病

24.07.2017  13:52

截至昨晚发稿时还没脱离生命危险

高温天慎吃隔夜冰镇西瓜、夜宵和隔夜菜

这两天大部分急性胃肠炎患者都吃了这三样东西

昨天,杭州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主城区最高气温达40.6℃。

下午,60多岁的张阿姨躺在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插着呼吸机,仍处于昏迷状态。

“(张阿姨)早上8点多送过来的,那时候,我刚接班。来的时候情况很严重,意识已经昏迷,呼吸急促,且伴有痰鸣音,身体除了双脚,其他部位都很烫,体温高达40℃。”邵逸夫医院急诊室邢利峰医师说,“送她来的老伴说,他是在叫她起床的时候,发现她叫不醒,一摸她的身体很烫,马上叫了救护车,并联系了子女。

经检查,张阿姨属于典型的热射病引起的多脏器受损。为什么会得热射病?邢医师了解到,进入高温天后,张阿姨的子女一直叮嘱她要开空调,但由于张阿姨心肺功能不太好,以至于她对温度并不敏感,周围的人巴不得整天躲在空调房里,她却丝毫没有开空调的意思。入院前一天(注:是7月22日,大暑,当天气温达到41℃)白天家里没有开空调,晚上开了空调。

送来时她的心跳很快,每分钟有140次;血压很低,而且是那种顽固性的低血压。抢救过程中,我们一度给她用了两种升压药,她的血压还是上不来,只有70毫米汞柱/40毫米汞柱(正常人在90-140毫米汞柱/60-90毫米汞柱)。”邢医师说,“同时,张阿姨还出现了肺不张的情况,这意味着,她可能肺功能就不好,有肺部疾病,或者在发病过程中有误吸的情况。

为什么年纪差不多的老伴没有患病?

询问病史后,邢医师认为,与张大妈身体基础较差有关。张大妈患有骨质疏松,曾骨折过;下肢血管有问题,经常发生溃疡;心、肺功能也都不太好。“身体底子差,势必会影响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一旦机体处于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下,就很容易患病,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和小孩属于中暑的高危人群的原因。像张阿姨这个情况,高温对她而言,等于火上浇油。”邢医师说。

截至昨晚发稿时,张阿姨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仍处于昏迷状态,血压靠大剂量的升压药维持着。

热射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其次是户外工作者

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机理和其他的中暑一样,即,在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条件下造成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和循环系统等出现紊乱,当机体无法适应,就会引起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脏器受损。

邢医师说,说得通俗一点,热射病好比把人放在烤箱里烤,“烘烤”的过程中,机体一旦适应不了,脏器就会被“烤坏”,也包括皮肤。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家里都装上了空调,工作环境也大有改善,热射病已不多见,尤其是杭州主城区,但每年七八月份,杭城各大医院仍会收治这样的患者。前不久,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两天时间里就接诊了三例热射病患者(详见快报7月18日A09版《不愿开空调,不爱开电扇,顶着烈日干了一小时活,58岁健壮的老王倒下了》报道)。

这两年,临床上的热射病患者基本上以老年人居多,其次是从事户外工作的人。老年人患病,大部分和他们没有及时开空调有关,他们中有的是为了省钱,有的是对温度不敏感,没有意识到要开空调。”邢医师说。

预防热射病关键是降温、补水。空调该开还是要开的,特别是每天正午的时候,适当开三四个小时的空调,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独居的老人。当然,也不要一天24小时都躲在空调房里,建议傍晚的时候开窗通通风,否则,容易诱发空调病;一定要多喝水,常温下,健康人每天摄水量1500-2000毫升。高温下,饮水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多,尤其是在运动后,而那些从事户外工作的,可适当喝些富含钾、镁、钙、盐等矿物质的运动饮料。

邢医师还提醒,如果出现以下三个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1.体温越来越高;2.从出汗到无汗;3.眩晕甚至昏迷,这可能是热射病的症状。有报道显示,50岁以上得热射病的患者中,每10个人中8个后果很严重。

 

相关报道:

远在美国的儿子心系杭州高温 每天微信问妈妈空调开了几小时

杭州已连续3天超过40℃ 今夏为什么这么热?

为了守护地铁站内的清凉 这160多人每天在地铁站外蒸桑拿

自来水供应连续7天创纪录 烫得能煎牛排的变压器洗上了淋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