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带班特别累 如今看看挺欣慰

15.10.2015  10:45

    全国首个专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天成小学,首届学生毕业已有15年了

    有心的班主任蒋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读书真的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

    上图:2001年首届毕业生的集体照。班主任蒋红(第二排左5)和她的学生们。

    借着前段时间杭州天成小学首届学生毕业15年的一个同学会,班主任蒋红作了一个统计,数字最近出来了——

    一个班54个学生,同学会到了40多人。40多个学生中,做小老板的大概是一半,有10个学生是大专、本科毕业的;这些学生从事的行业很多:餐饮、五金配件、装潢、银行、教官……现在大部分都在杭州,大多27、28岁,有的结婚了,有的买了房子,已经是新杭州人。

    蒋红说,这是她对杭州天成小学首届毕业生的第一次统计。这份统计让她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学生在15年后的表现竟然这么优秀。

    于是,这个原来让她一直担心着的班级,最近经常被她拿来给学生励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要你努力,你们可以过得比父母好;即使没有考上大学,只要你品行好,也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那个成绩很差的五(1)班

    蒋红带得很累很累

    1998年,杭州有一所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非法学校,叫“鲁冰花希望小学”。半年后,这所小学因无资质被取缔。

    为了安置这些孩子,1999年,我国第一所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杭州市天成小学成立。后来,这所学校变成了杭州天成教育集团,有小学部和初中部。

    那一年9月,蒋红接手五(1)班,一共54个学生。当时,这届学生来自全省各地,成绩很差,蒋红记得她曾这样跟学生说:“你们要好好读书,读大学,这样才能留在杭州。

    这个班学生的问题,蒋老师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学生连题目要求都读不懂,每次做题,我要给他们读题,题目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做,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做下去。

    吃饭习惯不好,学生老爱讲话,怎么教都没用,不过学生都很能吃,不挑菜,还抢着吃。

    “都不怎么讲个人卫生,衣服脏,头发很长,穿背心、拖鞋来上学的也有;书包也很脏,教室里也很乱。练习本的书写也很乱,本子破了,就贴一个膏药在上面。

    蒋老师1991年开始当老师,1997年来到杭州,教了二十几年的书。她说,这是她带过的最累的一个班级。

    蒋老师说,这些学生身上的缺点很多,但也有朴实、勤劳的品质,“于是,我就一天到晚让他们搞卫生,用洗衣粉擦教室的地板,学生就赤着脚在教室里擦地板。地板擦得很亮很亮,他们都舍不得穿鞋子进教室,要脱鞋。但一脱鞋,教室里满是难闻的味道。我就对他们说,用抹布擦了鞋底后进来。

    这样的磨练,让这批学生变得守纪律了,变干净了,也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不过,让学生喜欢上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一般般。

    等这批学生升到了初中,在分班考时,80%的学生进了差班,多数人最后上了职高,还有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社会。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记者 梁建伟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