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省长专题调研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工作

12.08.2015  19:55
      8月12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杭州专题调研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工作,副省长朱从玖陪同调研。李强考察了杭汽轮股份有限公司,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省质监局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汇报和“浙江制造”龙头企业发言,和大家一起座谈交流。
      李强说,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核心是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实现高品质、高水平本土制造。没有高品质、高水平的“浙江制造”,实体经济就很难摆脱“低端锁定”,消费需求就很难被激发,企业发展就很难实现高效益。我省要从速度时代迈向“质量时代”,就要以质量的提升、品牌的塑造“对冲”实体经济速度的放缓。
      李强强调,要把“浙江制造”打造成“中国制造”的标杆和浙江经济的“金字招牌”。他说,加强“浙江制造”品牌和质量建设,核心是加快提升浙江的本土制造能力和竞争力,建立先进的制造标准、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严格的市场认证、良好的信誉度等四方面内容,抓好“创牌、定标、创新、智造”四个关键。要大力实施“浙江制造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用过硬的“浙江品牌”提升“浙江制造”。要大力实施“浙江制造标准引领工程”,用过硬的“浙江标准”提升“浙江制造”。他希望企业特别是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创新、坚守质量、力攻标准,成为建设“浙江制造”品牌的主力军、领跑者。
      李强要求,省、市两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浙江制造”品牌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加强协同。省级有关部门要聚焦主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协同推动。二要加强制度供给。落实“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清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省质监局要抓紧制定“浙江制造”品牌建设行动计划,省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专项配套政策。三要发挥行业力量。加快推动一批传统行业协会转型,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服务功能,让行业协会成为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四要精准发力。尽快建立全省制造业大数据,摸清高、中、低三档制造企业和产能产品底数,瞄准目标企业、目标产品、目标品牌,从“分散扶持”转向“精准扶持”。
      李强强调,打造“浙江制造”品牌,不能急功近利,要多下苦功,稳扎稳打,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浙江制造”像“德国制造”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口碑,成为受人尊敬的知名品牌。
      省质监局高鹰忠局长、杨烨书记、纪圣麟副局长参加了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