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牵引作用

17.03.2015  09:59

  新年伊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青海省全年主要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第一个任务是“抓项目、增投入,充分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这不仅体现了抓项目、增投入任务的重要性,也说明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牵引作用对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还是加速经济持续增长,保证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驱动力。从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阶段看,在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仍然是继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过去的一年,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促使下,青海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4.6亿元,增长13%,人均突破万元大关。虽然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作用增强,但投资仍然是主角。从经济形势看,出口依赖的海外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内无法彻底走出不景气。而消费依赖的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基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从经济原理来看,进出口及国内居民个人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均需由投资的增加来实现。所以,在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投资仍然是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增投资,青海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一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我们具备了增投资的天时。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2015年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务院也已批准总投资额逾10万亿元的七大工程。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凸显了我们增投资的地利。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和我国西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生态屏障、中华水塔保护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国今年的投资重点明确为交通、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环保等,可以说,除京津冀一体化外,我们都与之相关。三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我们具备良好的增投资环境。青海省是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相互团结、共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和环境,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放以来,青海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稳定百姓安宁,使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落地。在经济新常态的新阶段,增投资我们有充分的有利条件。
  抓项目、增投资需抓住重点。基础设施不但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反过来也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所以,围绕“生态保护优先”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把所需的固定资产等基础设施作为抓项目、增投资的重点,构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生态等五大支撑体系,谋划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完善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公共服务系统,不仅可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提高总需求和百姓收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抓项目、增投资需抓住关键。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实施,国家将启动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这是我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为此,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作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超前谋划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和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项目库。形成一盘棋,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搞好政策对接和项目衔接,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
  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牵引下,我们将建设一个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