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良:互联网让公益高调更高效

11.12.2015  16:34

关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盛会,出席大会的人应该都是像扎克伯格、蒂姆•库克、马云、李彦宏等行业精英。但在今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名单里,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一位名叫张成良的面店老板也在邀请之列。他为什么能收到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邀请呢?

  中国蓝新闻的记者有幸在张成良即将赶赴乌镇之前采访到他。解开了大家的疑惑。

  原来张成良作为嘉宾,是去参加第二届互联网大会《网聚正能量•传播善动力》论坛的。

  张成良从1995年开始热衷公益事业,组织过大大小小上百次的公益项目。如今,他在杭城开了两家公益面馆,承诺每卖掉一碗面,就捐一块钱,有困难的人还可以在店里免费吃面。他发起的公益活动跨越国界,甚至去战火纷飞的索马里献过爱心。这位面店老板的公益之路与互联网相加后越走越宽广。

   第一次触网:互联网还真好用

  “互联网么,以前就以为是点点电脑,后来么就是刷刷手机,你别说,互联网还真是好用!”53岁的张成良一边摘下今年最流行的镜面墨镜,一边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张成良告诉记者,他是到了2011年才开始学会使用电脑的,“听说互联网上人多”于是就在网上发了一个公益活动的帖子,号召大家给贵州山区学校的孩子募捐,从发布帖子到完成筹款只用了短短8天,这让张成良非常惊讶。这次募捐到的钱款总额达到了8万元,从投入的时间和最后成果来看,远比之前靠自己经商时的人脉圈子高效。对比自己做公益最初时的艰难,互联网给了他太多的方便与帮助。

  张成良与受助孩子合影

  张成良是1995年开始投身公益的,第一个项目是希望给全杭州的老人卡附加上餐饮优惠的功能,在联系了杭州餐饮协会的工作人员后他被告知需要去和杭州各家餐馆的负责人沟通面谈。没有多余的途径让其他人加入这个活动,张成良只能挨个给朋友打电话,再请朋友给他们的朋友打电话,最后加入这个计划的人数寥寥,同意合作的餐饮也不多。“有些人理解还好一点,不理解的还要怀疑你到底什么目的,那时人的观念没有现在那么开放,做公益这个概念也不流行,这个事情要是放在现在就容易得多了。放到现在,我先在网络上宣传宣传,大家看到了,加入进来,人多力量大,都能谈下来了。”

   用互联网做公益:外国人都知道了

  张成良此言不假,从2011年开始用互联网做公益到今天,他在多个平台发布过活动消息,先是百度贴吧、杭州19楼,后来是QQ群、QQ空间,现在是微博微信朋友圈,时下流行的社交平台张成良每一个都玩得很溜。他的个人微博账号已经累积了七万余粉丝,微信里的公益活动文稿也是蹭得一手好热点。如果有一项公益活动需要推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都相当高。

  “2013年,朋友圈的‘微商’有没有火起来我记不清了,但我们朋友圈已经在搞‘义卖’了。要卖的东西价格标好,照片拍好,你钱转到指定账户我把东西给你寄来,反正每一笔转款都有记录的,互联网这点很好。”而更让张成良惊喜的是,一名马来西亚的商人辗转在互联网上得知消息,特地捐了100箱咖啡义卖。“我一个普通人要做的事情居然让外国人也知道了,这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那次的义卖商品两天时间一销而空,筹了近3万元给丽水山区的孩子添了乒乓桌。

 

  张成良去索马里赠药

   互联网公益2.0:互联网公益试验出“产品”

  当然有些时候,互联网超出想象的传播广度也让张成良有些无奈,2013年有一项“请山里孩子来杭州游玩”的公益活动,原本打算请10个十来岁的本地孩子与山里的孩子一起度过游玩的时光,但带孩子来报名的家长远超规定人数,甚至出发的当天,还有妈妈带着孩子,要求参加活动,并承诺如果孩子能参加,她就再捐10台电脑。“大家做公益的热情相当高,但我也不是什么权威人士,没有办法规定谁能参加谁不能参加,难免就有人不高兴,怎么办,说到底,还是公益项目不够多,解决的方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做点‘产品’出来。让大家都能参与。”

  为了试验自己想象中的公益产品,张成良决定把自己的两个“成良公益微面馆”的股权出让,做成一个“众筹”产品:“我这个两个面店每个估值差不多一百万,我出让70%的股权,一股3000,本来我这个面店就是个公益面馆,你来吃一碗面我们就捐一块钱的,有困难的人来这里也可以免费吃面的,大家把股权认购完了,刨去开店成本的分红,大家都可以拿去,你要做什么公益项目,帮助谁都可以。这个也是我在互联网上面学的,现在网上不是众筹很流行吗?效果应该会很好,朋友圈里问过想来参与的还蛮多的,不过我最多收500人。这个方法要是好,我要在网上号召起来,开成连锁店,全国各地都开!”

  张成良朋友圈截图

  张成良的底气和自信与他的事迹在互联网上发酵的带来的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不想做“网红”的老板不是好公益人我最想见马云

  张成良几乎从不拒绝媒体采访,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颇为高调,去南极游历的照片和去索马里捐赠药品的照片都挂在自家面馆的显眼位置,餐厅里的电视机循环播放着媒体采访他的视频片段。“当然要高调!我倒希望我现在是‘网红’。互联网时代,大家都看手机看视频,总要让大家知道你在做什么,才会加入吧,再说,你不高调,人家有困难也不会找你帮忙啊!”

  关于互联网的发展,张成良认为技术的东西自己不懂,自己只是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他直言自己在互联网大会上最想见的就是马云:“倒不是因为别的,就是马云他做淘宝做电商,让大家习惯了不见面就能把钱给对方给汇过去,这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我们做公益的基础,也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这是张成良认为互联网和公益之间最相近的关系。

  “就像一个习惯一样。”关于未来,张成良希望公益本身能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随意的事情,“那方便就很重要了,现代的社会,年轻人很怕麻烦的,我也是怕麻烦。”

  张成良希望以后能有一种技术让各个平台互通,公益只发一次信息让所有使用互联网的网民都知道:“不用像现在一样,朋友圈发一遍,微博发一遍。我发一遍所有平台的信息我也能一次性接受,更方便了。”

  “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可以创业,可以赚钱,但我想拿它来做公益,网络世界更需要正能量。”这个月,张成良刚收到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称号,让我们期待张成良在会议上的发声,把互联网公益的种子播撒得更远。

 

(本文来源: 新蓝网     责任编辑:江峰)

版权声明

凡注有衢州日报、衢州晚报、掌上衢州或衢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衢报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