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引领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

21.05.2015  15:17
 


近日,记者从独山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今年一季度,该区规上工业生产平稳,销售形势良好,投资稳定增长。10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新产品产值8亿元,同比增长62.1%;实现销售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出口交货值5.9亿元,同比下降4.6%;产销衔接良好,达到了99.1%。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外部环境如此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一季度经济运行还能取得如此成绩,完全得益于近年来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大大企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实现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分行业看,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一季度七大行业呈现了五增两降的态势。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7.8%的临港产业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化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76.6%;新材料行业6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7.5%;建材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56万元,同比增长30.6%。






  “全面分析这五大行业的增长,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大企业、大项目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化工行业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平湖石化有限公司(去年5月开工投产)和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去年9月开工投产);平湖市旗滨玻璃有限公司和嘉兴市鑫泰新材料有限公司2个企业带动了新材料行业的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分别同比增长67.7%和1285.4%;而浙江远辰三联混凝土沙浆有限公司和平湖市腾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形势较好,带动了建材行业较快增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以规划引领来推动产业发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先后编制了液化石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产业规划、独山港物流园区规划和功能布局(优化)研究等规划,平湖石化、华宸能源等龙头骨干企业也相应编制战略发展规划,在推动产业发展中带动大企业培育。2014年,该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企业24家,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企业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35.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






  与此同时,该区以政策筑基,促进转型升级。去年至今,相继出台补助和奖励政策用于企业强“”、育“”、扶“”、退“”;并以“四换三名”为总抓手,通过宣传发动、上门指导、业务培训、政策引导等方法,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4年,该区工业企业“机器换人”乘势而上,通过“零增地”技改拓宽发展空间,切实提升了辖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014年,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国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均实施了“机器换人”项目。此外,借力“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该区还鼓励平湖市美嘉保温容器有限公司、浙江伴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拓展商业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累计已入驻“阿里巴巴”平湖产业带的企业有14家,总网络销售6000多万元。






  一季度,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投资略有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85亿元,同比增长3.1%。工业新开工的4个项目,平湖沪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浙江荣成纸业有限公司、浙江亦龙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卫星能源累计投入为3.85亿元,占工业总投入的44.1%。另外,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电力消耗上涨幅度较大,原煤消耗同比有所减少。电力消耗的增长主要是荣成纸业、旗滨玻璃的电力增长以及平湖石化和卫星能源的电力新增用量所引起的。






  今年初以来,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仍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产业招商、行业龙头招商、带动型和基地型项目招商为主,千方百计挖掘有效投资信息,加大在谈项目攻关力度,促进在谈项目早签约,在临港产业、核电关联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截至一季度,已完成合同外资5500万美元,引进市外内资5.3亿元。



 

(嘉兴市商务局供稿 转载地址:嘉兴日报)
来源:( 浙江商务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