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应该点火就走 切忌原地热车
日前,一个名为《不想毁车就别再原地热车了》的帖子被朋友圈刷屏!冬季驾车,冷车启动是否应该原地热车?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众说纷纭,很多“砖家”的说法是:发动车子以后,以怠速原地热车,等个三五分钟上路对车最好。这些意见直接影响了中国成千上万的车主,一份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人都有原地热车的习惯。
然而,事实是:原地热车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化油器时代 必须“原地热车”
为啥广大车主都有“原车热车”的习惯呢?在20多年前,化油器盛行的时代,冬天是必须热车的;否则化油器就无法正常工作,给油门也给不准,开起来会很别扭。基于此,无数老司机,口口相传,自然而然地流传至今。这其中的机械原理:以前的发动机多为低转速发动机,传动由长连杆传动,那时候使用的润滑油也是根据不同的季节使用单级润滑油。综合以上原因,冬季行车前为了保证车辆发动机、传动系统的润滑,需要充分热车,是对车辆的保护。
谈及原地热车这个话题,北京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汽车特种驾驶培训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代车手——柳实,感慨不已。他说针对这个问题,他已经做了10多年的普及工作了。这其中的机械原理是:现代汽车,无论是车辆机械结构还是润滑油的品质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转速发动机的大量应用,传动系统更是改进为短连杆,全天候的合成润滑油也已经成为寻常物。所以,现在根本无须热车。
原地热车害处多
冬季驾车应点火就走
原地热车,四大危害显而易见。首先,原地热车,势必怠速,发动机工作负荷最小,发热也最少,升温最慢。第二,原地热车,发动机转速最低,气流最慢,更容易附着积碳。另外,发动机有温度管理,为尽快“热身”,电脑会命令多喷燃料;再加上发动机温度过低,积碳生成得更迅速。第三,怠速工况的管理向来就是发动机控制的一个难点,因为负荷很小,很多参数都处于“微量”区间,数据相对精度较低,很考验电控精度。打个比方,一把20cm的尺子,测量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物体是合适的,但要测一个硬币的厚度,精度就只能勉强对付了。怠速工况的负面效果可以说一堆,从控制精细度上考虑,应该尽早让发动机进入中高负荷工况。第四,原地热车,排放污染物更多,破坏环境。有数据显示,80%左右的排放污染物是冷车启动后的1分钟内产生的,一方面原因是冷车需要多喷油,另一方面三元催化温度也没上来,所以冷车怠速的排放污染很离谱。恰巧开个外循环,废气还可能吸入车内。
所以,柳教授明确指出:自动挡的车启动以后,10秒钟之内必须走车;手动挡的车启动以后,30秒之内必须走车。
上到高温下至低寒 发动机设计时考虑了这问题
明白了原地热车的缺点,那么冷车点火就走,会不会很伤机器呢?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恐惧,无外乎来自于对润滑的担忧。其实,发动机一启动,机油泵瞬间就能建立压力,机油被送到各个角落,最冷最慢也就是三四秒的事情,这些地方本身还有残余机油存在,也不会硬生生干磨的。
再看汽车厂家怎么说,你可以找出你的爱车的产品说明书仔细看看。《上海大众汽车全新途观维护使用说明书》里面专门有这样一句话:发动机启动之后,切勿原地停留预热,而是应该立即起步行驶。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你的发动机快速达到工作温度,而且可以减少废气的排放。宝马使用说明书上明确指出:不要在停车时预热发动机,而是要立即以适当的转速开动汽车。
杭州汽车界的专业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当下,不管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都经过苛刻的测试环境,上至五六十摄氏度的高温,下探到-30℃的低寒环境,一定是可以立刻正常工作的。诚然,在低温环境下,机油、变速箱油的黏度高,阻尼大,油耗高,排放不好,因为这些原因而不建议冷车高转速驾驶,并不是说冷车高转速会损坏发动机。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原地热车,不要原地热车,不要原地热车。点火,启动,系上安全带,出发!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郭兰英 编辑: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