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中小学击剑赛“开战”

01.07.2015  13:45

叮叮当当”,这两天,杭师大东城小学的风雨操场上不时传出金属碰撞声。走进一看,风雨操场上铺满了几条长约14米、宽约2米的剑道,而一群身穿银色金属衣、头戴防护头盔的“小佐罗”正两两相对地进行击剑比赛。

记者了解到,这是杭州市小学生阳光体育击剑锦标赛的现场,“小佐罗”们来自杭州几大城区的学校。而明天开始,杭师大东城中学将承办杭州市中学生阳光体育击剑锦标赛。本次“比武”,既是“佐罗”们的一场实力比拼,同时也是相关部门挖掘苗子的好时机。

图片由杭师大东城小学提供

苗子要身高 手长 反应快

比赛开场10分钟左右,其中一名选手步步后退,却突然“剑风一转”抓住一个时机进攻,点到了对手的腹部。两位选手脱掉头盔,竟然是两位扎着马尾辫的文静女生。

别看击剑项目有时很生猛,但文静女生照样能“”得漂亮。东城小学击剑队中就有不少女生,全都属于文静类型。比如六(4)班的女生方静,语文老师蒋婕是这样评价她的。“特别安静,下课时所有同学都在嬉笑打闹,她可以在一边默默看书而不受影响。文章也写得特别棒,是我班的小才女。”就连方静自己也非常纳闷,体育老师白延庆当初是怎么挑中自己的。

性格并不是我挑队员的标准。”白延庆回忆,学校最早建立击剑队时,家长和学生的反应很淡,体育老师只好亲自进班物色苗子。因为学校也是第一次操作,该怎么挑出合适的人选呢?白延庆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身高、手长、反应快,顺便看看他们家长的身体状况。“每个学生生长发育的速度不一样。

而关于学生反应是否快,白延庆也不依赖班主任的“口述”,而是自己设计了一些游戏,在体育课上观察。想进击剑队的学生,首先就要经过白延庆这一道道游戏关卡。

二分之一队员成绩好

当然,击剑项目在东城小学起步之初,可谓是困难重重,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家长不认可。“他们最担心训练影响成绩。”白延庆说,事实上不少队员的学习成绩不降反增。“其实任何一项体育项目,如果运动得好,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击剑本身就要求学生有速度、有耐力、反应快,还要有礼仪。

白延庆粗略做了个统计,发现学校40多名队员中,有一半以上的学习能力处于年级的中上水平,其中四分之一在学校能“呼风唤雨”。这四分之一的学生,有的是江干区的三好学生、六年级的前十名、校园十佳歌手、大队委员。

这些学生当中,有的是加入击剑队后,经过后期努力赶上去的。队员中有一个男生非常喜欢击剑,但因为之前的学习成绩不稳定遭到家长的拒绝。后来,男生跟家长达成协议:只要自己把成绩稳定下来并赶上去,就可以参加击剑训练。一年坚持下来,男生以及家长最终都如愿以偿。

六(4)班女生林雨舟练剑已有一年半,报名初期也遭到了妈妈的反对。“我女儿连街都懒得逛,怎么吃得消练习呢?”林雨舟妈妈的“质疑”,最终反而刺激了女儿的意志力。“我就是觉得这个运动很酷,我很喜欢,所以我坚持下来了。

●链接

杭州中小学击剑比赛每年一届

东城小学可“外借”专业场地

近几年,杭城逐渐有学校将击剑引入校园,并作为拓展性课程来开展。比如下城经济开发区的学正小学、东城小学、行知中学、西湖文新小学、大学路小学等学校都有专业的击剑队教练。

目前,杭州市组织的击剑比赛主要有重剑、花剑、配剑三个类别,三者的比赛规则和道具都略有不同。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体育局为了支持、鼓励该项阳光运动,于2011年前后开始组织市级中小学击剑锦标赛。浙江省体育局在2014年开始组织首届省级中小学击剑锦标赛。除了浙江省,青少年击剑运动在其他省份也遍地开花,陕西省早在2007年开始就已组织省级首届中学生击剑比赛。

想要玩击剑,就需要专业的服装、道具以及场地,所以也常常被人称之为“贵族运动”。不过,东城小学却可以“”给有兴趣的人体验。今年5月中旬,东城小学的击剑馆落成,全馆共600多个平米,有6个正规的剑道,50余套专业道具和服装。该馆已成为浙江省击剑训练基地,可对社会开放。“自开馆以来,已将场地借给个别学校切磋。”学校一名老师还透露,因为击剑项目具有较强专业性,目前暂时只对杭州市击剑协会的会员学校开放。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王贞颖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