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组织开展森林食品安全记者专题采访活动

23.12.2016  14:38

记者采访林农

诸暨赵家香榧林

  为广泛宣传森林食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森林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保障我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12月20-22日,省林业厅组织钱江晚报、浙江之声、中国绿色时报、《浙江林业》杂志等新闻媒体记者,分别到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及诸暨、常山等地对浙江省森林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专题采访。

  采访中,省林产品质量检测专家方崇荣从产品种类、安全现状、检测技术手段等方面向记者们介绍了我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情况。他介绍,全省自2003年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以来,食用林产品生产农户、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总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抽查合格率也逐步上升。其中“十二五”期间,共抽查各类食用林产品7218批,合格7049批,综合合格率97.66%,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食用鲜笋4144批,合格率98.7%,木本粮油1826批,合格率98.1%。

  记者们针对社会群众比较关心的林产品不合格因素进行了提问,“对于整个食品行业来说,林产品的检测合格率相对来说是非常高的,总体单年的合格率都会在98%以上,一小批检测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还是重金属含量偏高,这很大层面上取决于种植土壤的问题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施肥出现的问题,但其中也不免存在抽取样本的偶然性。”方崇荣解释说。

  诸暨香榧 广受欢迎的“放心果”

  了解全省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情况后,记者们来到了西施故里—诸暨,到这一我省著名的林特干果香榧的主产地进行采访,还实地考察千年古香榧林及中国香榧博物馆,不仅看到了古香榧树的苍劲和雄姿,更感受到了其历经千年依然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更是对香榧的分布、特性、价值、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61岁的骆熙根是赵家镇上一位普通的林农,家里有140棵香榧树,其中20多棵树龄已高达几百年,大部分树的树龄达四五十年。谈起平时对香榧树的照料过程,骆熙根用带着诸暨口音的普通话说,“我们家庭的主要收入是以香榧为主的,所以非常重视对香榧树的照料,为了保证香榧的质量,在除草方面会采取最原始的锄头除草,不会使用除草剂,如果遇到螨虫,就使用少量的螨虫剂,基本不会使用农药。不仅是我,村里面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样,这样才能保证香榧的质量。今年的香榧青果产量有6000多斤,收入也有10余万,不算特别好,但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已经很满意了。”骆熙根淳朴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冠军集团也是本次记者行的采访点之一,作为香榧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每年单靠香榧的收入就稳定在1.3个亿左右。走进冠军集团的生产中心,仅在大门口就能闻到浓郁的香榧香味,在观察了整个研发过程后,冠军集团常务副总裁詹泉向到访的记者们介绍道:“从香榧的收购到加工到包装,我们都会进行很严格的把关,我们公司有3-5个工作人员,凭着对香榧的了解以及多年的采购经验专门负责采购这一块,采购回来的青果在加工之前要进行细致的挑选,把一些质量差的、不合格的青果挑选出来。在包装前再经过新一轮挑选,一般合格率在98%以上。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也不会采用任何食品添加剂,99%以上只添加精盐,以保证香榧最纯正的口感,最多的一天可以炒至1万多斤。”

    “香榧是诸暨的金名片之一,诸暨香榧不但产量高,而且口味极佳,并且是一种特别健康的森林食品。”浙江省香榧产业协会秘书长童品樟说。“香榧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加工过程中95%以上都是只添加食盐,极少数加工厂会使用增加剂,其中的量也是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在对香榧树的抚育过程中也基本很少会使用农药,针对治理病虫害的问题,也多数采用太阳能、杀虫灯以及一些物理方式。即便在前期5、6月份洒了农药,在9、10月份采收的时候农药也已经挥发了,完全不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陈年的香榧除了在口感上会有一些差异外,也基本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常山油茶  为品质生活加“油”

  第三站,也是本次记者行的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素有“中国油茶之乡”之称的常山县。常山是浙江省名特优经济林重点产区县,有2000余年的油茶栽培历史,全县14个乡镇(街道)均有油茶分布,共有油茶基地28万亩,山茶油也是“常山三宝”之一。

  聊起油茶的种植过程是否安全,常山县林业局副局长周丽丽说:“由于油茶大部分是种在高山上的,因此很少有虫,这也减少了病虫害难防治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偶尔需要施肥之外,相对管理粗放,大部分还是仅依靠天气。从2009年油茶标准化基地建设之后,每年林业局都要开展油茶土壤测定的工作,除了少量的复合肥和有机肥可用之外,禁止一切化学农药的使用,更别说草甘膦等除草剂了。常山县拥有油茶深加工企业12家,在油茶加工的过程中,企业自己也会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只有百分之百的无任何物质混入的纯山茶油才能冠上常山山茶油的商标。”

  在对油茶的种植安全问题有了基本了解后,记者们走访了浙江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斯帝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在常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从烘干、粉碎到压榨、精炼,记者们观看了整条山茶油的生产流水线,也对这种严标准、高要求的加工流水线印象深刻。在斯帝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徐旭正向记者们介绍了公司所研发的产品,除了一些纯正的食用山茶油之外,还有不少依靠油茶制作出的衍生产品,如茶油手工皂、油茶籽护肤精油、茶籽粉等都是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的,其中茶籽粉更是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据徐旭正介绍,目前韩国有不少工厂,每年都会来收购茶籽粉,并把茶籽粉混合到鸡饲料中,清洗鸡的肠道,从而起到排除鸡肠道中重金属等一些有毒物质的作用。

  此外,2016年我省还对向市场销售的主要食用林产品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测,主要抽检竹笋(春笋、鞭笋、马蹄笋)、驯养野生动物产品(畜肉、禽肉、蛙类等)、投入品(肥料、饲料)、木本粮油(板栗、山核桃籽、银杏、柿子、香榧籽、油茶籽)、产地环境(土壤、驯养野生动物饮用水)等2290批次样品。目前已完成全部产品的抽样工作,从监测结果看,总体情况较好。(厅科技处、办公室、省林业信息中心)

网站地图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