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做好“十三五”规划开局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G20

08.12.2015  18:17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市住保房管局以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面对新形势、新常态,积极做好“十三五”规划开局工作,倾力打造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丽杭州。同时,以迎接G20峰会为着重点,紧紧围绕“住有所居”和“住有宜居”的目标,着重推进“保民生、促和谐”和保障国际峰会顺利举行。
  在住房保障方面,加快实现住房保障方式的“转型升级”,在认真总结今年公租房货币补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公租房货币补贴工作。2016年杭州市主城区计划推出公租房配租房源4000套,新增货币补贴家庭700户。继续加强保障房管理和服务,全面实施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管理,严把准入和退出,确保资源的“公平善用”。
  2015年杭州住房保障给力前行,截至11月,杭州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已推出8538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3%;共受理5373户申请家庭;市区廉租住房对低保标准2.5倍(含)以下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收入准入条件放宽至1860元(含)/月,市本级新增货币补贴家庭394户;公开销售经济适用住房176689.79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77%;采取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方式,在上城区先行试点公租房货币补贴住房保障方式。
  在房屋使用安全使用管理方面,2016年在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的同时,将加紧研究,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房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确保房屋全生命周期中的维护、修缮“有标准、有制度、有落实”;探索率先建立业务规范化、数据标准化、系统智能化的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确保房屋全生命周期中的维护、修缮“有记录、有档案,有责任”,确保老百姓居住安全。同时,从保证市民房屋使用安全角度出发,继续加强危险房屋排查工作,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牵头开展危险房屋治理,努力实现民生改善。
  2015年,积极推动《杭州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的正式修订,从法律层面规范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及法律责任,细化管理内容和管理措施,规范管理行为和加大违法处罚力度,为我市房屋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注重加强重点项目周边的房屋安全监测,特别是地铁周边房屋的安全监测,有力保障了重点工程的如期推进。
  在物业监督管理方面,不断强化物业“服务”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综合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2016年,将进一步做好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其与专业化物业管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加强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三者之间相互协作配合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高物业服务效率,努力打造让市民满意物业服务企业。
  目前,市区实施物业管理的总面积已超1.6亿平方米,在杭实施物业服务的企业1400余家,在杭注册的物业服务企业近1300 家,物业企业从业人员已达8万余人。
  在房屋征收方面,2016年着力推进“阳光征收”工作,大力推动货币化安置,不断创新房屋征收模式,进一步提高房屋征收效能。不断提高房屋征收的信息化、透明化,坚持阳光征收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积极探索“拆迁时代”迈入“征收时代”的工作思路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房屋征收新路径,开创了“为民、便民、利民、惠民、绿色”的和谐征收新局面。
  2015年,市区累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68件,征收房屋建筑面积65.59万平方米,被征收人4932户,其中六城区作出房屋征收决定50件,征收房屋建筑面积51.8万平方米,被征收人3900户。房屋征收平均实施周期缩短为1年以内,相比较原来拆迁项目平均3-4年的实施周期,征收效能进一步提高。通过房屋征收,被征收人告别破旧逼仄的旧居,住进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备、配套完善的新房,且户均住房面积增加60%以上,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在房产交易产权登记方面,2016年继续把“为民服务”放在首位,坚持爱心上门、贴心引导、温心预约、悉心告知、舒心立等的“五心”服务,推动房产管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2015年截至11月,为单位、个人提供房产办证上门服务452次,为高龄老人等特殊人群做好办证引导服务201次,受理房产登记预约257件,受理立等可取业务157735件。在房产查档上,自助查询系统全面投入运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至萧山、余杭、大江东,累计对外出具查询记录近30万余份,日均查询量占查档总业务量的59%,群众平均办事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
(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