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海盐 促“两化”深度融合

14.01.2015  17:02

  ——我县“多方护航”两化融合显成效
  近年来,我县以建设创新型海盐为主题,积极开展“两化”融合引领专项行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推动企业将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使信息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五大重点工程,分别为产业集群“两化”融合示范产业工程、龙头骨干企业“两化”深度融合试点工程、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工程、软件产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信息化普及工程,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助推我县县域经济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各行业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已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的企业个数为276家,占规上企业总数的65%,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在全市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亿元以上企业87家,占亿元以上企业总数的73.2%。
  一、政策护航扩大应用范围
  一是强基础保发展。我县以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带动和促进智慧系统应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动网络建设、应用普及、服务创新等工作,加快通讯网络及光缆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覆盖广、速度快、效率高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三网合一”工程,在普通低压220伏和380伏入户电缆中加入光纤,使电缆“变身”成为一条信息共享的“高速路”,实现智能化一根光纤“三网融合”。全面落实 “宽带浙江”战略,加快通信网络建设步伐,通过4G通信技术的落地建设和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通信网络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拥有光缆1.9万公里,移动电话44.14万户,固定电话15.18万户,互联网络用户38.33 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9.1万个,已实现乡镇(街道)通光缆、村通电话。
  二是重引导促参与。强化财政引导,进一步降低企业技术改造的成本,优先支持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加大工业企业“机器换人”生产设备投入的奖励力度,有效引导企业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我县制定出台《海盐县2014年度“机器换人”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装备、鼓励使用专用设备,对企业进行相应补助,通过降低起补点,加大奖励金额手段加以引导扶持,促使更多企业主动参与其中。我县对符合“机器换人”条件的项目,在原工业生产性设备投资补助的基础上最高提供9%的补助;项目扶持的设备技术投资额起补点从原规定的300万元下降到50万元;对列入“机器换人”示范企业经评审达到县、市、省级示范企业分别给予5-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三是增投入建项目。我县工业企业重视信息化项目建设,不断加大信息化投入,2013年,全县企业信息化储备项目计划总投入2346.39万元,2014年项目计划总投资3236.4万元,同比增长37.93%。2015年项目计划总投资5097.64万元,同比增长57.5%。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项目化,可以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树立明确的目标,对工作的推进全过程监控,并对项目实施成果进行绩效评价,及时作出调整。例如我县海利循环产业园一期项目,通过加大投入,进行机器换人项目建设,曾经需要150人的产品包装线,通过引入机器人,用工减少到6人,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因搬运引起产品的损耗。从原料进厂、加工到成品入库,机器在操作员的控制下熟练地工作着,成为企业的生产“主力军”。
  二、技术护航提高应用水平
  一是扩大范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紧固件、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核电关联、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仓库自动化管理、能源消耗自动化控制和设备数控化等功能,既节约劳动力又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企业还扩大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从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改善等领域中广泛应用。财务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辅助企业管理方面应用普遍,如嘉兴市佳乐科仪有限公司先后投资共149万元,采用优时ERP系统软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改造与升级,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处中资源的集中和优化,许多企业均建立了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消除各信息孤岛,做到企业各部门数据统一共享,便于企业经营及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全覆盖。
  二是综合应用提高效率。我县大部分开展两化融合的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由局部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方向推进发展,约46.3%的规上企业消除了各信息孤岛,将内部销售订单、生产车间管理、财务总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等系统集成为一体,做到各部门数据统一共享,便于企业经营及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例如桑德兰紧固件(浙江)有限公司建立SAP项目,实现内部销售订单、生产数据BOM、生产计划、原辅材料的采购/检验/出入库、生产车间管理、产成品的出入库、应收应付款管理、财务总账/现金/固定资产/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集成为一体,组建一体化综合信息管控平台。让公司管理与世界先进管理体系接轨,大大提高了公司各部门运转效率。
  三是引进技术吸收融合。在鼓励企业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注重培养企业自身的技术人才,才能将技术更好地吸收融合,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我县金达集团与西门子公司就建设数字化工厂进行战略合作,西门子向金达控股集团提供Simatic IT等数字化工厂技术解决方案,并将先进的数字化工厂规划、设计和管理理念引入工厂的研发、生产及物流等各个环节。同时,西门子还提供IPM(全厂维护管理)服务,派出技术顾问团队,帮助企业培养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的员工,提升企业自身对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水平。嘉兴艾迪西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阀门组装自动化设备,三个人就可以完成原先需要14名操作员8小时的装配工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成本。
  三、要素护航保障应用条件。
  一是园区建设特色化。2014年出台《海盐县特色平台(工业)建设年实施方案》,创建“1+3+X”特色园区平台布局。打造特色经济园区,明确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建设特色园区,确定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着力培育统一规划、产业配套、特色鲜明的园区平台。例如智能机械装备制造园区产业定位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精密加工,打造智能机器装备制造园区;新经济产业园产业定位为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北欧(丹麦)工业园产业定位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电器业、节能环保业为主。各园区根据园区功能定位,延伸产业触角。以恒锋工具,克劳斯玛菲等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装备制造业;以海利普和友邦集成吊顶为核心的变频器及新型家居装材料关联的电子电器业,以特力再生资源、海利环保纤维等企业为核心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
  二是资源配置市场化。根据《海盐县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方案》和《海盐县用能总量指标有偿使用和交易实施意见》,全面实施用能量市场交易机制,通过实施新增用能有偿使用和超限额差别收费制度,限制高耗能行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发展,实行差别化电价及差别化水价政策。对绩效评价出来的A、B、C类企业,在用电、用能等资源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措施,对评定为C类企业,实施惩罚性电价,比照限制类和淘汰类行业,每千瓦时分别加价0.1元和0.3元,企业用水每吨加价0.5元。以差别化政策引导高耗能、低绩效企业加大节能降耗改造、提高效益,推进我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审批通道绿色化。开设“全程代办、一次告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绿色通道,建立完善项目服务体系,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机制。所有行政审批、管理服务事项都集中在行政中心审批窗口现场办理到位,消除了企业“多头跑、多头沟通”的状况,减少了企业负担。同时按照“权责一致、重心下移、减少层级”的原则,做好对下放权限执行的服务、指导、监管和调控,真正使下放权限用得好、用到位。为确保权力运行工作进一步提高。同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及我县相关政府网站上设立公开栏和公示窗口,将各单位权力清单公示网上,将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