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传承经典从娃娃抓起

15.12.2014  17:20

  《樊梨花》、《辕门斩子》、《花头台》、《九龙阁》,这些都是传统的婺剧,如果让小演员们“粉墨登场”,有模有样地唱念做打,那感觉是不是很“”?11月29日,浙江省婺剧进校园精品选拔赛暨建德市婺剧进校园大奖赛在该市文化中心举行,来自该市一些乡镇(街道)幼儿园、中小学的小演员们表演了多出传统婺剧。虽然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四五岁,最大的也就是十二三岁,但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颇具神韵,赢得观众连连叫好。
  “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婺剧进校园”,近年来,建德市文化主管部门开展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已在多家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数百名孩子中普及,“婺韵童声”开展得有声有色,建德市大同镇一小还被授予全省婺剧进校园示范单位。
  目前,该市有10余所幼儿园、中小学设立了传承教学基地,开展传统戏剧和非遗项目日常教育传承。如省级非遗项目天罡拳走进百年学校寿昌中学,探索传统体育项目成班带徒模式;大慈岩中心小学建立新叶昆曲传承教学基地,编印校本课材《新叶昆曲选编》,还挑选浅显易唱的《凤阳花鼓》选段作为全校学生的必学曲目;作为省级非遗名录“畲族民歌”的传承基地大同一小,几年来连续举办具有畲族风情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节,全校师生用山哈盛装迎宾,参与畲族文化展示活动,共同领略畲族风情,传承人雷炳虎还创编畲族文化教材,将畲族民歌、婺剧音乐等传统文化融入素质教育;新安江一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家乡的民间舞蹈,动手制作擎舞“严州虾灯”“板桥龙灯”“竹马”等,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认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如今,建德拥有了以建德婺剧、新叶昆曲、畲族山歌、严州虾灯、李家断龙等地方传统文化为代表的各级非遗项目86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0名,非遗传承基地12处。该市通过设立学校传承基地、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提供专项保障资金等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传承活态化、日常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在孩子们心中开花结果,让经典薪火相传。(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