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店关门请B店接手会员 消费者却被告知“并无自己的会员资料”

24.03.2016  08:47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美容美发店通常会用会员制来“留住”消费者,然而这样的会员制有时也会成为一些消费纠纷的“导火索”。

日前,刘女士致电本报维权热线85188518称:2014年底,我在某商业中心的一家美容美发店(以下简称“A店”)办了会员卡,花了2000元,一次都没消费过,这家店就关门了。当时门口贴着告示说,会员可以去另外一家美容美发店(以下简称“B店”)继续消费,但我去B店消费时,工作人员却说找不到我的会员资料,没法消费。B店经理说,他们跟A店没有任何关系,纯属为了吸引客流才接手A店会员,而且是无偿的。好多时间过去了,现在A店老板一直联系不上,那么我的会员资料去哪儿了?

A

消费者说:

其他会员都转去了B店消费,为何我不行?

刘女士:2014年底,我在A店花2000元办了一张美容店会员卡,当时商家没给我卡,也没和我签订协议。交钱后,店员拿出一本小册子,登记了我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说每次消费会进行书面记录。

2015年初,我第一次去消费,发现A店已经关门,门口贴着一张告示说“会员可转去附近的B店进行消费”。我找到告示上所说的B店,B店也是一家美容美发店,店里的工作人员说确有此事,但是会员资料还没有转过来,要等一段时间。

过了两个多月,我又来到B店,这次工作人员说,会员资料已经转进来了,而查不到我的资料,暂时不能以会员身份在B店消费。

A店不声不响关门了,B店也没法消费,我希望商家能给我个说法。要么在B店恢复我的会员身份,要么退款。

B

商家说:

A店负责人主动找上门,我无偿接纳A店会员

(消费者刘女士无法提供A店相关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记者上网搜索后,找到一条与消费者所述同名同址的美发店信息。根据网页上显示的号码拨打电话,对方表示自己不是A店工作人员。随后记者联系了B店的胡经理。)

B店胡经理:印象中,A店2014年底就关门了。关门之前,A店的一位女负责人曾主动找我,要把现有会员转到我们店里消费。为了增加客流,我答应了,并且不向A店收取任何费用。

我们分几次从A店获取了会员资料,可能不完整。A店关门后,就陆续有A店的会员上门,我们核对信息后就让他们消费了,目前只有刘女士一个人找不到当初的会员信息。

除了转让会员,我们跟A店没有任何业务关系,甚至连联系方式都没有。

(A店位于某商业中心,记者又联系了该商业中心招商业务负责人郑先生。)

郑先生:我们招商团队是今年3月才入驻,A店的具体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核实,我们会向上级反馈,获取业主相关信息后,及时跟业主联系协商。目前A店铺面空置。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李明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