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也应受到尊重 ——上海、深圳试点街头艺人持证上岗的观察

22.04.2015  11:31

  4月14日晚,深圳中心书城广场,观看完顾客手机里保存的照片,高庆久开始构思、选纸,随即在图纸上描摹。约莫一个小时,一张惟妙惟肖的女生像便浮现在眼前。这一天,是画中女孩儿的生日,她的男朋友问了相熟的人,特意找到高庆久,要给她一个惊喜。

  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上海,静安公园门口,殷铠架起话筒、摆正音响,布置完露天“舞台”后,他调了调琴弦,开始弹唱。温暖的嗓音吸引着一拨拨过往的行人驻足……限定的演出时间一到,殷铠礼貌地向不忍离去的观众致谢,开始收拾重达五六十斤的行囊。

  高庆久与殷铠从事的艺术活动有别,也不相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街头艺人。在上海和深圳先后试行街头艺人规范化管理后,他们又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在“规定时间、指定区域”上岗的街头艺人。

  深圳:发证上岗不是终点

  “我们从4月1日开始试点,3个月之后,我们将邀请文艺界人士、主管单位代表、媒体代表、观众组成评审团,对所有街头艺人进行集中考核。考核通过后发放证书,那时他们将正式上岗。”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负责人周贞羽说,随后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将安排相应的培训,提升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水准和安全意识。

  在深圳,试点街头艺人规范化管理的区域是深圳中心书城广场,这里最多时有演出人员130多人。去年5月,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福田区公共文体中心引导成立了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试图以社会组织的形式引导、帮扶街头艺人。而试点街头艺人抽签上岗便是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成立之后推出的举措。

  “目前,国内街头艺人的水准参差不齐,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不少差距。国内的街头艺人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认可。与此同时,街头艺人的准入门槛很低,自律意识也不够。”周贞羽认为,持证抽签上岗能给深圳街头艺人的管理和自律起到积极作用。

  在表演时间方面,深圳做了细化规定:工作日,非声乐类为17∶00至22∶00,声乐类为18∶00至22∶00;周末与法定节假日,非声乐类为9∶00至22∶00,声乐类为11∶00至22∶00。如遇高考、重大会议、重要赛事等特殊情况,街头艺人应遵守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而街头艺人上岗的区位,则以抽签派号的方式决定。每月25日,福田区街头演艺联盟会组织街头艺人对次月的场地分配进行抽签派号,制定下月的场地使用轮流表,并在中心书城广场进行公告。

  深圳市民张先生曾在法国待过两年,接触过当地的街头艺人。“法国的街头艺人每个礼拜都有一个竞赛,排在前面的艺人可以在一个地方献艺好几天,而且从不扰民,我非常喜欢。在我们这里,不管持证与否,我只希望别扰民就行。以前广场里有个乐队,晚上8点一过,人一多一起哄就会很吵。我相信他们有苦衷,但是音响声音太大,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张先生对记者说。

  对于持证派号上岗,深圳街头书法艺人徐祖金认为,对自己而言,既好也不好。以前真假艺人不分,还被城管驱赶,街头艺人的名声不太好,现在这种做法可以改变“鱼龙混杂”的状况,提高街头艺人的声誉,这是徐祖金认为好的一面。徐祖金认为坏的一面是,如果深圳全市都实行考核发证,万一自己的门类和技艺水准没能得到认可,那就只有被迫去别的城市了。

  上海:将确定第二批持证艺人名单

  在较深圳早5个月试点的上海,情况如何呢?

  2014年10月25日,上海市静安区嘉里中心广场,首批获得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的8名艺人正式亮相,涵盖魔术、杂技、器乐演奏、手工艺等门类。这8人中,有学习魔术9年、玩水晶球6年的“80后”陆昕一;有从事艺术气球表演10余年的孪生兄弟王士平、王路平;有能手口并用,同时演奏吉他和口琴的“音乐达人”殷铠……

  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介绍,首批持证艺人的筛选经由协会走访街头向百余名艺人征求意愿,而后经多轮面试的综合筛选,再委托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规范及演出经验的培训,最终确定持证人选。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已于近日开始接受街头艺人报名,经过遴选后将确定第二批持证街头艺人名单。

  作为上海首批8名持证献艺的街头艺人中年纪最大的一员,草编艺人胡立成由衷感慨许可证带给他的变化:“过去为了生计从事草编,在街头、公园、城隍庙打了20多年的‘游击’,现在终于可以安定下来,一门心思地专注于手上的活儿了。

  得知持证上岗的消息后,经常在徐家汇一带演出的流浪歌手阿陆还特地来到静安观摩过持证艺人的演出,并向艺人打听成为持证艺人的门槛。他说,自己也有进入持证艺人行列的愿望,毕竟已经漂泊流浪了许多年,也希望被认可和尊重。“上海市民尤其年轻人对街头艺人接纳度很高,我觉得我还需要在演出水平上多下功夫。要赢得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给别人理由。”阿陆说。

  在静安嘉里中心工作的留美博士宋晓熙曾在上海其他地方看过街头艺人的表演。“总的来说,无论是艺术性还是互动性,上海街头艺人的水平都还不错。我关注过静安街头艺人持证演出的新闻,国外的做法也会在时间和区域上做出规定。现在静安这里的街头艺人表演形式还有待丰富,希望有更多真正有才艺、有素养、有想法的艺人进入持证艺人的队伍。”宋晓熙对记者说。

  声音:持证上岗要于法有据

  对于上海、深圳试点街头艺人持证上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负责人认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目前,对于文化行政执法部门而言,给街头艺人发证于法无据。不少街头艺人有工作,表演不追求经济利益,单纯只是为了展示才艺。试点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更多的是对艺人的一种肯定。

  “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更像是一种行政许可,但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谁也不愿增加行政审批事项。”该负责人建议,如果要加强对街头艺人的管理,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做到于法有据。

  4月16日,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做客2015上海“民生访谈”时透露,明年上海将推动街头艺人立法调研。胡劲军表示,立法的核心是规范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上海街头艺人的数量将与立法速度、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