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女诉哥哥姐姐 法院确认继承权

30.12.2015  11:35

  原本感情不错的三兄妹,妹妹却突然到法院起诉哥哥姐姐。原来,为了拿出母亲过世后留下的一张存折里的6000元存款,妹妹必须得证明自己是合法继承人。昨天,平阳法院对三兄妹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妹妹凭借这份民事裁定书,顺利从银行取出6000元。
  58岁的阿萍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去年11月,3人的母亲去世,当时并未留下遗嘱。之后,林家三兄妹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存折,三兄妹商量后决定存折里的钱由阿萍来继承。
  可是,当阿萍拿着身份证和母亲的死亡证明到银行取款时,却被告知,这些材料都无法证明她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不能取款。
  就在阿萍兄妹几人束手无策时,有人建议阿萍到法院起诉,通过法院以司法途径确认继承权。于是,她只好将哥哥阿坤和姐姐阿丽告上了法庭。
  了解情况后,平阳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立即引导阿萍三人通过诉前调解程序解决纠纷。很快,三人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阿萍继承母亲的6000元存款,并向法院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法院以民事裁定形式,对调解协议的效力作出认定。
  亲人去世,银行存款变遗产,但要继承遗产却问题多多。对银行来说,如果被继承人在生前未就财产进行说明,继承人很可能无法获知银行卡或存折密码。由于遗产在继承开始后、实际分割前属于继承人共同共有状态,银行无法确定取款人是否为合法继承人,不会轻易办理支取存款或挂失支取手续。即便取款人有证据证明其是唯一合法继承人,基于银行规章制度及规避风险等因素考量,银行通常仍会要求取款人提供公证文书或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
  承办法官提醒:遇到类似情况,当事人可选择公证或诉讼两种途径,可备齐相关证明材料到公证部门办理遗产继承公证手续;亦可自行达成调解协议,再申请法院对该协议进行司法确认,法院在审查认定调解协议效力后会出具民事裁定书,经过司法确认后的调解协议同判决书一样具有司法公信力及强制执行力。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