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学生坚持18年用法律服务社会

22.09.2016  23:05

宁波大学开展大学生法律服务行动已有18年,先后搭建了法律诊所、“律风服务大队”等平台,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这一服务行动既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也提升了“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是以社会实践参与基层法治建设。“法律大篷车”社会实践项目,已组织学生行遍200多个乡村街道。大学生们通过法治宣传、蹲点调研、主题讲座、法律帮扶、课题研究等方式,组织了1000余项服务活动。将法律知识输送社区、学校、工地和企业里,受益群众逾万人。学生先后撰写调研报告10余万字,撰写蹲点日记近150篇,成为司法系统一线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参考。

二是以法律诊所无偿帮扶弱势群体。2001年组建“宁波大学法律诊所暨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心”。中心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为宗旨,由专业老师指导法科学生开展法律志愿服务。诊所建立专门网站,设立求助咨询、诊所案例、法制新闻、法律在线、文书范本、新闻中心、学生园地等栏目。每个工作日均有学生值班,接待群众来电来访,为工伤赔偿、拆迁补偿、事故认定、家庭婚姻等案件提供法律援助。在此基础上,学院又在10多个社区开展“社区法律诊所”“流动法律诊所”“小巷法官进社区”等活动,主动送法进千家万户,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和司法帮助。目前,诊所已接待当事人超过1000人次,提供法律服务近1000件。

三是以律风大队推进普法宣传常态化。2014年组建“律风服务大队”,与宁波市多个司法机关、乡镇街道、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形成了消费者权益日、宪法宣传日、蒲公英企业法务讲堂、关爱未成年人等品牌活动。大学生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获得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了《公民法律素质指数调研》《企业法律风险点100实例》等科研项目。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蒲公英法学堂”,向社会公众推送法治信息,受到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