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钱塘江畔再出发——改革开放40年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纪实

28.12.2018  21:32

测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地理信息,蕴含着无限机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鸿篇巨制。风云激荡40年,浙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与改革开放共成长,不仅实现了“测绘”向“测绘与地理信息”的历史转型,还从隶属关系几经变化,到今年正式组建省自然资源厅,开启全新征程。回首来时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作为勇立潮头的排头兵,浙江测绘人始终奋楫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早在1994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李泽民为测绘工作题词中就写道:“发展经济,测绘先行。

★测绘管理★

筚路蓝缕开新篇

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十二五”期间,全省基础测绘经费投入达27亿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3613”准实时更新;原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连续八年在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年度工作考评中名列第一;2017年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实现税收4.63亿元,实现连续四年翻番增长;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基本建成;建设工程项目“联合测绘”“竣工测验合一”改革做法获国务院办公厅肯定;“地理信息+”成为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黑科技……

这是一幅激动人心的画卷——浙江省信息化测绘创新基地上空,起航作业的测绘天眼带动旌旗猎猎作响;刚刚开馆的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内,讲解员带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了解国家版图变迁、自然资源现状,以及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浙江德清的凤栖湖畔,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会址展示着“击云破晓凤舞九天”的风姿……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

当前,我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方兴未艾,看不尽发展前景风光旖旎,听不够发展路上足音澎湃。而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从小笔尖到计算机辅助制图,从单一纸质地图到4D产品,从人均每年生产4幅左右1:10000标准图幅到“3613”数据准实时全面更新,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从筚路蓝缕中走来。

1974年9月,浙江省测绘管理机构省测绘局成立。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浙江测绘管理机构逐步建立,测绘队伍快速发展,测绘管理不断规范化,开启了一场华丽嬗变。1980年12月,台州地区计划委员会发文,成立地区测绘室,为行政编制,归地区计委领导。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市(地)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在此之前,市(地)、县(市)没有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也未明确归口管理的部门。1996年,温州市成立市测绘局,归温州市规划局领导,这是浙江省市(地)测绘管理机构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至2000年,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建立测绘管理机构。

随着测绘管理机构框架逐渐拉开,测绘队伍快速发展,如何加强测绘管理成为首要课题。1988年,省人民政府颁布《浙江省测绘工作管理办法》,测绘管理由原来侧重于生产管理逐步向行业管理转变,全省测绘行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96年,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浙江省测绘管理条例》。此后,《浙江省测绘成果管理实施办法》《浙江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推出,全省测绘管理的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基础测绘★

从传统走向信息化

基础测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型工作,是测绘地理信息立业之基。1990年,省测绘局宣布,经过14年的艰苦努力,全省第一代1:1万比例尺地形图顺利完成,成果范围实现我省全覆盖。在全新格局下,浙江测绘人厚积薄发,基础测绘取得长足发展,其更新和投入机制也得以确立。浙江测绘人在吴越大地上创造出一个个新的记录,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测绘的地位逐渐凸显。1997年开始,基础测绘正式列入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2000年,《浙江省基础测绘管理办法》颁布实施,确立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性质和地位,规定将基础测绘列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分级管理和定期更新机制。


从起初的十余年完成全省1:1万模拟地形图全覆盖生产,到如今的“3613”准实时更新,我省测绘工作实现了从模拟测绘到数字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飞跃,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成果现势性得到有力保障。当前,我省积极推动传统基础测绘向以统筹协同、陆海一体、联动更新、智能高效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发展,形成更为完备的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大数据中心,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

2017年,全省山区1:2000测图和地表精细模型建设工作拉开序幕,涉及8个设区市38个县(市、区),面积50700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投入资金2.05亿元。省级已按计划全面完成50700平方千米的航空影像获取、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数字高程模型制作,完成率为100%。市县共完成25400平方千米数字线划图测绘,占项目总任务的50%。其成果后续将为夯实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基础、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助推数据强省建设等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全国首创面向全社会开放的服务模式,建设全省统一的“浙江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平台”。作为一项公共服务,资金由省政府公共财政全额投入,用户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可以直接申请免费使用。“一网”“一中心”“一平台”的建成,让全天候、高精度、高并发、大容量的全省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走向全浙江,为政务服务和企业的发展不断赋能。


浙江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平台

★服务保障★

奋楫潮头勇担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要想富,先修路”,这一句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在之江大地上有了生动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潮,测绘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全省的改革开放和振兴、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有:相继完成杭甬、沪杭(浙江段)、甬台温、杭金衢、杭宁(浙江段)、金丽温等高速公路,宣杭、金温、温福等铁路,杭州笕桥机场扩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一期)、宁波机场,温州机场、舟山机场等机场,镇海港、北仑港、温州港、舟山港塘山港区、乍浦港等港口,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瓯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东运河等航道,镇海、台州、北仑等火力发电厂以及紧水滩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建设工程项目的测绘工作。

与此同时,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应急救援等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和产品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主动服务提高保障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2004年,浙江省基础测绘信息网上发布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实现全省基础测绘成果信息的网上收集、查询、自动汇编和基础测绘成果网上订购。2007年开始,省测绘局开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连续4年为衢州、温州2市,庆元、景宁等10个县(市、区)1202个村测绘1:1000或1:2000规划用图352km2,其中“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测绘局示范工程。2009年,“数字嘉兴”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率先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并被授予“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称号。在应急测绘方面,省测绘局在浙江省第二测绘院组建应急测绘分院,配备无人机航摄系统、运输车辆等装备,提高应急测绘能力。省突发事件、防汛减灾、地质灾害等多个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成使用。省、有关市、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测绘单位在援助四川省青川县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苍南县“桑美”台风灾后重建、全省电力系统抗雪救灾等行动中做出积极贡献。

2010年以后,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我省逐步在基础测绘工作基础上,探索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先后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海洋测绘等多个测绘专项,极大地丰富了我省测绘成果的种类和内容。

2016年8月,浙江省第二测绘院测绘队员在温州执行南麂列岛附属岛屿的航摄任务

★共建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助力“最多跑一次

浙江省在全国最早探索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2002年,浙江省地理空间信息协调委员会成立。至2010年,省测绘局与17个省级部门、全省所有设区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4个邻省省级测绘管理部门签订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并在协议框架内开展有效合作,初步建立起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2010年5月,《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颁布实施,是全国首个规范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活动的省政府规章。

2007年,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加挂“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中心”牌子,承担了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建设和运维工作,参与建立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社会有关单位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机制和制度,管理和分发各类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数据。2012年平台建成至今,共收到41个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地理空间数据,经整合形成共享数据 258类,共享数据图层2471个,数据服务总量达72TB。与此同时,重点推进浙江政务服务网服务保障工作。2015年,开发了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并进行数据的持续采集和服务共享。2017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启动后,省政府办公厅、省跑改办几次对接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希望借助采集共享平台,把政务服务地图提升改造为支撑“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事的智慧地图。3个月的集中攻关,“最多跑一次”所有办事网点,由基层采集上报,汇聚,最后形成网上办事一张图。一张图囊括了全省各级“最多跑一次”办事机构,群众和企业可以直观利用电脑、手机,查询自己附近有哪些办事机构,可以办什么事,几点去(办事机构工作时间),怎么去(驾车导航、公交导航,步行导航),量身打造办事全流程,做精做细贴心服务。省跑改办也据此编制了全省“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手册,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办事。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2018年,省政府督查室提出,依托政务地理信息资源采集共享平台已有管理模式与机制、平台软件,将“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可量化分解、项目化推进、点位式落地,开展“互联网+智慧督查”模式创新,实现对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动态、精准、高效督查,实现政府督查工作的数字化转型。

★产业发展★

地信梦想照进现实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历史的波澜显得尤为壮阔。2010年2月,浙江省测绘局更名为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机构规格恢复为正厅级,下设省第一测绘院、省第二测绘院、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省地理信息中心、和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等6个直属单位,形成集测绘与地理信息生产、科研,与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成果质量检验、成果档案管理于一体的完整体系,为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同年,增设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海洋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和统计分析等七项管理职能的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开展《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按照省领导要求,地理信息产业园的调研选址定点工作迅速铺开。2011年5月,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和德清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建设产业园的框架协议。同年10月,在杭州召开产业园推介暨成果展览会,产业园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展开。2012年5月,产业园正式开工奠基,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用房建设全面启动。至此,一个立志建设成国内外地理信息经济新高地的产业园呼之欲出。2015年,得益于设计师们的“高瞻远瞩”,产业园发展迎来新的契机。这一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成功入围全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当前,地理信息小镇经过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崛起一座产业新城,聚出一片新天地。52幢产业大楼和近2000套住房的人才公寓拔地而起,200多家地理信息相关企业入场角逐,2017年小镇实现税收4.63亿元,已连续5年翻番增长。今年上半年小镇营业收入达50.6亿元,税收超4亿元,预计全年税收超8亿,营业收入超百亿。

2015年5月6日,中国—联合国地理信息国际论坛会址在德清县科技新城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奠基。这一充满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在国际上的积极奔走推荐,也是浙江地理信息产业集聚产生的发展“红利”。今年11月19日,万众瞩目的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如期在美丽的浙北小城德清开幕。这次大会由我国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举办的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会议。为期3天的会程,来自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嘉宾围绕“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这一主题,纵论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大势,展示地理信息技术成果成就,共商地理信息合作思路,各方达成共识并发布了《莫干山宣言:同绘空间蓝图,共建美好世界》。大会的圆满成功增强了我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竞争力,为打造地理信息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拉开序幕,浙江省组建省自然资源厅,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行政管理职能划入省自然资源厅。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转变职责的浙江测绘人将继续秉持“务实、创新、严谨、奉献”的精神,用双手勾勒每一幅图画,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为保护浙江的山山水水、建设美丽家园注入一份力量。

接力40年,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发展再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