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首次发现!野生穿山甲到开化村民家中做客,萌翻了!

27.08.2019  16:23

  开化又发现野生穿山甲啦!这个身披“铠甲”的动物,可是个很会卖萌的小可爱呢!

  “快看,它走了,它喜欢这里,爬得很快!”8月26日下午,开化市民张杏湘亲眼目睹前一天自家救助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穿山甲被放归山林。县林业局、县森林公安局和县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工作人员看着穿山甲回归自然,也开心地笑了。

  张杏湘是开化县北门小学的语文老师,8月25日上午7时许,她在位于华埠镇叶溪村下田坞自然村的母亲家中意外发现了野生穿山甲,在侄女儿的帮助下,拨打了县林业局和县森林公安局的热线电话。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放生现场,记者看到了这只被保护起来的穿山甲。此时,它正机警地蜷缩成一团球,任人捧着。

  可是,当工作人员把它一放到地面上,它就开始睡觉了,约20分钟左右,它睡醒了,见人走开了不少,就慢慢舒展开狭长的体形,四处寻觅开来,见人走近身前也并不逃跑,忽闪着黑眼睛,时而好奇地盯着对它拍照的手机、相机,时而嗅嗅脚下的树木枯枝,最终好像发现了什么,掉头向山上急速攀爬而去。

  “平时县里经常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学校也经常开展教育学生保护动物的活动,所以,我们家这方面意识都还是蛮强的。”张杏湘事后指着母亲家的碗橱下方介绍,母亲家的泥土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穿山甲就半蜷缩在碗橱下面,还有好多黄泥土。“这次能够亲眼看到穿山甲被放回到生态这么好的古田山保护区,我们全家打心眼里特别高兴!

  “这只穿山甲有6斤多重,估摸着是一只成年的野生穿山甲。”县林业局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介绍,穿山甲喜阴,穴居,是地栖性哺乳动物,自1990年起被国家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只穿山甲是我县10年来首次在村民家中发现,并被群众救助。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县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了。”他同时分析,这只穿山甲是开化本地物种,它之所以会出现在人类生活区跟近期天气太热有一定关系,也可能是出来觅食。

  另据了解,这只穿山甲是我县这10年来在生活区的第二次发现,第一次是2017年在县城根宫佛国附近。

  据县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开化县共救助野生保护动物588只,包括东方白鹳、白鹇、猫头鹰、穿山甲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另据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资料显示,自2017年以来,通过协会共救助野生动物260余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1只,国家二级保护30只,省重点和一般保护200余只,基本是接到市民举报或救助。

(原标题《10年来首次发现!野生穿山甲到开化村民家中做客,萌翻了!(视频)》。编辑 叶晓倩)

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营造人人爱林护林良好氛围
  野生动物保护事关生态安全、民生福祉和国家形象。林业厅
南湖区举办“大地之翼”主题鸟类公益摄影展
  为向市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林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