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们将迎来怎样的新媒体

15.01.2015  12:41

  近日,英国慈善团体内斯塔预测2015年主要新兴科技,其中一项是能传送气味的“香味手机”。2014年,科学家已成功运用一种名为“oPhone Duo”装置及iPhone应用程序,把香槟及马卡龙的气味从法国巴黎传送至美国纽约。这一成果或将为新媒体带来本质上的飞跃。

  随着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成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 “第四媒体”,而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则成为了“第五媒体”。新媒体不断革新不仅颠覆了大众媒体的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而且给人们的传播活动及生存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影响。

  给朋友发送点气味儿

  信息内容及终端将突破

  手机是如何实现气味传送的呢?原来,发送气味手机的核心技术是一块名为oChip的气味芯片,这块芯片上有32种“原味”,类似色彩中的“原色”,可以合成30多万种复杂的气味。用户借助特殊应用软件输入气味,传递给使用同样设备的用户,用户再通过解码释放气味。当然,气味需要特定的材料生成,这就要求手机中配备一个气味盒,气味盒中的材料用完需要更换,就像打印机中的墨盒一样。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侯锷认为,气味信息的成功发送标志着人类可记载、存储、传播的信息形态更加丰富,气味成为继数据、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之后的第六大类。这一变化可能为信息传播带来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信息的浏览阅读方式不仅局限于视听,嗅觉感官也将被调动并参与进来。这项新技术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阅读方式和传播方式带来全新的、更为立体和生动的使用体验。

  实际上,更加便捷、更具沉浸式体验的信息内容及传播终端正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例如,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国内媒体记者使用谷歌眼镜。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人民在线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单学刚认为,这种最新设备的使用会成为常态。并且,可穿戴设备、立体成像、人像识别、卫星定位、遥控航拍、二维码等技术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新媒体发展中有更大的应用。

  一个人的通讯时代

  传播主体更加广泛

  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导致新媒体极大限度地体现了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詹新惠说:“新媒体的特质是连接和互动,能够实现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的全方位关联,并实现在连接基础上双方甚至多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新媒体能够带来交流上的自由、开放,实现信息平等、共享。

  这意味着个人的通讯传播能力大大增强,已具有个人全能通讯的可能。普通人能够在实时实地利用手机、互联网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发布自己的声音,甚至集合特定群体展开自己关注话题的讨论。侯锷认为,传播主体已然不再是单纯的“你向所有人”传播,而是“所有人向所有人”的传播。信息形态多样化、传播渠道的高度融合宣布了“一个人的通讯时代”已经来临。事实上,很多事件已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人的通讯时代”的魅力。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正是通过现场群众的微博、微信、手机影像等形式,迅速、全面地向社会传递了灾难现场的场景。

  在2015年,传统媒体向个人传播者“求助”,或主动组织、整合个人传播者信息将继续引领新媒体深入发展,并且形式也将更加多样。“例如气味传递如果能够普及,气味可以参与一些预警信息的传播,比如液化气的泄漏、火灾、战争冲突等。”侯锷预测。

  侵权屡现、流言纷杂

  网络生态环境日趋复杂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也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著作权纠纷会大幅增加。自媒体使“个性”得以突出,强调独家思维的信息、观点。当新媒体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时,打造自己的品牌往往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利益。侯锷说:“现在微博、微信等具有的打赏功能会使独立的思维产品获取到实际经济利益。所以现在出现了许多不署名的抄袭、转载等不规范行为。”而互联网环境的复杂增加了责任追究的困难程度。

  同时侵犯个人隐私权的现象也会不断发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媒体提供了新闻生产者与受众双向选择的市场平台,许多传播者为抓住受众的视线,使新闻在海量信息中获得点击率而不择手段。“在信息生成过程中,许多人为了标新立异、上头条,会不择手段地挖掘、跟踪偷拍,甚至运用一些非法的通讯技术获取他人信息,导致公民个人隐私权被侵犯,或者泄露商业机密甚至是泄露国家机密。”侯锷说。

  单学刚表示:“新媒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而传统的主流宣传机构如何守住话语权,在舆论引导中保持影响力,是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面对新媒体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反作用力,真实的话语权怎样重新找回,如何抢占第一时间、第一空间和第一消息的发布,是新阶段带来的重大挑战。”侯锷说。

  维护互联网安全

  立法与监管迫在眉睫

  单学刚说:“在新的一年里,新媒体最应看重的是维护互联网安全,构建和谐的网络秩序。”目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于互联网的立法节奏逐渐加快。另外,对于自媒体个人,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侵权、涉密、侵犯他人隐私、毁誉竞争对手等行为,也是2015年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侯锷说:“互联网的立法会越来越细致,一些细则会越来越多。”而立法之外的考核力度、惩处力度会加强。

  同时,互联网征信工作也会进一步加强。为维护互联网环境,不侵犯他人隐私等都将纳入公民的征信系统,“公民的诚信意识的提升可能是2015年我们最应该的努力方向。”侯锷这样推测。

  过去的2014年,网络管理机构逐渐健全,规章制度建设也已经提上日程。“过去的网络管理因为机构分散,一直是出现了问题之后再想办法解决;而未来专业的管理机构可能会提出带有前瞻性,起码是同步进行的管理措施。”单学刚认为。

  此外,对新兴传播方式加强管理也将成为2015年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可能重点对涉及未成年人、虚拟身份认证等领域加强管理。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宣布将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的信息管理,包括微博、贴吧和微信等均实行实名制,加强网络传播的监管和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