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建立”入选2016年度浙江农业农村十大新闻

20.01.2017  04:02

  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总结“三农”发展成就,弘扬先进精神,农村信息报组织评选的2016年度“浙江农业农村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火热出炉。我厅推荐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建立”成功入选。

一、浙江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2万元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66元,增长8.2%,增速跑赢GDP和城市居民收入增幅。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31000元,全省千万农民将同步进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民收入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二、浙江河长制经验走向全国
  浙江是河长制工作领跑全国的地区之一,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全省垃圾河、黑臭河已基本消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后,2016年12月13日,水利部、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行河长制。

三、浙江畜牧业绿色发展领跑全国
  2016年,浙江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启动美丽生态牧场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省。截至目前,全省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全部按“一场一策”要求完成治理,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从原来的场均200头左右提高到了600头以上,初步走出了一条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四、浙江启动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

  2016年2月25日,我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正式启动。5年内,我省将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珍贵树种资源战略储备为目标,以发展材质优良、市场价值高、培育前途大的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为重点,积极稳妥地培育珍贵树种资源,计划到2020年,全省新栽植珍贵树1亿株以上。

五、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全面建立
  2016年起,我省开始对耕地保护实行补偿,省财政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每年每亩3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同时要求市县以不低于省标准对耕地保护进行补偿。到目前,全省已落实补偿资金18.94亿元,保护资金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修缮、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保护管理等。

六、浙江成为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

  在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卓有成效的基础上,2016年4月以来,我省又以严厉打击“一电四网”等禁用渔具为重点,全面开展保护幼鱼专项行动。这一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个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打响了“抓整治、建长效”持久战,有力推进了渔区转型发展、渔民生活改善和渔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浙江小城镇构筑“幸福家园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2016年浙江启动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通过治脏、治乱、治差,推动小城镇从“一处美”向“一片美”“全域美”转型,力争用3年时间,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提供“浙江样板”。

八、浙江创新培育主体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浙江通过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开拓了一条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成功之路。2016年11月在浙江召开的全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上,浙江做法被赞为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引领和借鉴意义,让人们看到了人多地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潜力和方向。

九、早稻单产创历史新高
  2016年我省早稻平均亩产达426公斤,超过历史最高亩产8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多37公斤,创下我省有统计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位居全国10个早稻生产省(区)首位。近年来,我省育成并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良品种,并优化栽培方法,良种良法配套,为早稻平均亩产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浙江近半行政村有了电商服务站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浙江农村。《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浙江以506个淘宝村的数量,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淘宝镇的数量也位居全国第一。据省商务厅统计,2016年1至11月,我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62.78亿元。目前,全省建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1.28万家,覆盖全省45.7%的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