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满意率96.34%背后——专家解读2015年平安浙江建设成效

06.04.2016  08:03

    4月5日上午,建设平安浙江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通报了去年我省平安创建工作的特色亮点和今年的主要举措。

    据悉,去年我省各类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同比分别下降5.5%、4.58%,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6.34%,为近6年最高。

    96.34%的安全感满意率是如何实现的?去年建设平安浙江还有哪些成绩?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领域的专家。

    平安创建标准高

    【发布内容】去年,我省平安建设凸显出“门槛”更高、责任更实、考评更严等三方面要求更高的特点。

    “门槛”更高:去年平安县(市、区)考核合格分由900分提高到910分,平安市、县(市、区)申报条件中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标从85%提高到90%。

    责任更实:《省级部门平安综治工作考评标准》出台,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部门述职、重点约谈、工作例会等制度,强化部门工作合力。

    考评更严:去年,省平安办首次会同省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暗访组,对全省所有县(市、区)普遍进行两轮暗访及一次抽查回访,以往的暗访基本是一年一轮。

    【专家解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平安浙江研究中心专家成员范柏乃:平安建设的标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些年来,我省历届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形成境安民富的良好局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平安的需求越来越高。平安事件无论大小,对群众的心理、对社会舆论影响都很大,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对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平安建设必须越抓越严。

    矛盾纠纷解法多

    【发布内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稳步推进,重点选择社会调解、律师调解、仲裁确认、中立评估、信息应用和平台建设等12个项目,在18个市、县(市、区)开展项目化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丽水市、诸暨市、舟山市普陀区等地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专家解读】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副教授王红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一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我省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很好地继承发展了“枫桥经验”,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我省重点试点的12个项目就是对“枫桥经验”进一步的创新。比如中立评估是法院在案件立案后,由专业人士对案件性质和风险进行专业化评估,以引导当事人找到适合自己案件解决方式的一项重要机制。

    我省去年实施立案登记制度以来,法院接收的案件大大增加,中立评估对降低司法成本、合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矛盾纠纷的信息化处理,通过实现案卷电子化,方便监管部门对当事人进行回访,大大加强了监管能力,也提高了调解的质量,而且还能利用大数据手段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预测。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叶欢 王鹏程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