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富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简析

30.01.2015  20:04

据统计,2014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1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比杭州市增速高5.8个百分点,在杭州七县(市、区)中排名第二;完成工业投资140.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比杭州市增速高14.3个百分点,在杭州七县(市、区)中排名第二。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后续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投资增速连续三年增长20%以上

2014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1亿元,同比增长22.0%,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从2012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已连续三年增长20%以上,分别为增长22.5%、22.4%、22.0%。

(二)造纸业拉动 工业性投资较快增长。 2014年我市共有工业性投资项目277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9个,占全部投资项目的54.9%,其中计划总投资额超亿元项目5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9个。工业投资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40.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从分行业情况来看,受造纸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造纸及纸制品业成为第一大投资行业,全年完成投资为30.5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的21.8%,同比增长158.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完成投资总量排二到四位,分别完成投资13.8亿元、12.1亿元、11.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6%、8.7%、-7.9%。

(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快于服务业投资。 2014年,我市完成服务业投资208.8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完成投资27.0亿元,同比增长41.9%,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速比服务业投资增速高14.2个百分点。在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中,道路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三个行业投资额最大,分别为16.7亿元、5.2亿元、3.2亿元;水上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三个行业投资增速最高,分别为738.9%、200.5%、173.1%。

(四)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支撑力增强

2014年我市计划总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11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5个,完成投资额177.4亿元,增长2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6.8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为69.8%,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6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完成投资83.57亿元,增长30.4%,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8.4个百分点,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为32.9%,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投资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海正药业生物工程项目、中策清泉扩建子午线轮胎生产线、23省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额分别为7.4亿元、7.3亿元、6.6亿元。

(五)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

2014年我市共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64个,完成投资58.2亿元,同比增长24.4%,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18.8个百分点。在我市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七大行业中,以富春江治理项目、横凉亭路改造工程、大桥路延伸工程等为代表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投资22.7亿元,同比增长35.1%;以23省道、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传化物流基地等项目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38.5%;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迁建工程、市职教中心、杭州市人民警察学校迁建工程等项目为代表的教育设施业完成投资9.5亿元,同比增长55.5%。市医疗卫生中心、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工程、横凉亭路综合改造工程、市职教中心、妇保医院二期、市委党校、受降镇中心小学等一大批政府民生工程投入使用或即将完工,进一步完善了我市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基础设施。

(六)绝大部分乡镇(街道)完成投资年度计划

根据2014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分解计划表,在8个政府投资平台中,除投资总量较小的城建鹿山分公司、教育发展公司完成计划比例为89.5%、54.7%外,其他平台均完成年度计划。在24个乡镇(街道)中,除鹿山街道、新登镇、场口镇3个乡镇(街道)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计划外,另外21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计划,为近三年来乡镇(街道)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详见附表)

二、在杭州七县(市、区)中的排名情况

2014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2.0%,比杭州市增速高5.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为14.6%,比杭州市增速高14.3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为11.5%,比杭州市增速高21.7个百分点,在杭州七县(市、区)中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二、第一。

2014 年杭州市七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表

计量单位: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

名次

工业投资      (万元)

增速

名次

工业技改投资      (万元)

增速

名次

全市合计

49527010

16.2

9133973

0.3

6622019

-10.2

萧山区

8508518

16.4

7

2887456

6.9

4

1759957

-20.3

6

余杭区

7861506

24.5

1

1341848

2.6

5

1049069

-4.7

3

桐庐县

2096371

21.5

4

682474

15.3

1

434610

6.6

2

淳安县

1450503

21.5

4

232068

-20.9

6

160646

-19.4

5

建德市

1432850

21.8

3

598190

13.0

3

478814

-4.8

4

富阳市

3500717

22.0

2

1403078

14.6

2

1173638

11.5

1

临安市

1975132

20.1

6

520882

-23.2

7

426107

-25.0

7

三、存在问题

(一) 工业投资 占比逐年下降、发展后劲进一步减弱。 从08年以来,我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0.9%、57.0%、55.6%、47.1%、44.3%、42.7%、40.1%,占比连续七年下降。到2014年年底,我市全部工业项目自开始累计完成投资占计划总投资额的比重为75.8%,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说明在库项目的投资数据空间进一步压缩,从绝对值数据来看,在库工业项目的可报数据空间还剩70亿元,从经信局2015年新建工业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合计为115亿元,如果没有新的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引进落地开工,2015年工业投资将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二)土地购置占比提高、 有效投入增幅较低 2014年我市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土地购置费增幅低39.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土地购置费85.9亿元,同比增长5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4.5%,比去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净增29.5亿元,而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增量为63.2亿元,近一半的投资增量来自土地购置费。

(三)民间投资占比下降。 受宏观大环境不景气影响,2014年我市民间投资为211.7亿元,同比增长17.6%,国有投资完成110.6亿元,同比增长36.9%,民间投资增幅比国有投资增幅低19.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5%,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根据当前项目储备库里的项目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年度目标难度很大,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撤市设区”的利好,立足富阳产业特色,开展招好商、招大商、招高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同步推进;要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的理念,打破思维定势,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平台,准确把握当前招商引资的新特点,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招商引资实效;同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体系,提高项目的签约率、落地率、产出率,为我市经济发展增强后劲。

(二)进一步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对民间资本的开放程度,从资金、税收、管理和服务等多角度出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领域方面,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结构,激发民间投资发展活力。

(三)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调整

我市正处于撤市设区、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需要发挥投资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是推进产业投资向以新兴工业、智慧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及现代农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领域转变;二是促进要素配置向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领域流动。加强对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配置情况的监测分析,把优化要素配置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来抓。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沟通协调

2015年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督查、通报、监测、考核力度,继续加强开发区、市项目办、发改局、经信局、统计局、住建局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力度,进一步发挥工业投资联席会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抄送等制度的优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进行项目及投资数据的核对与反馈工作,及时掌握投资平台、乡镇(街道)投资进展,召开投资数据分析会,通报情况,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协调解决,进一步促进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有序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