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十大民生工程盘点

05.01.2015  14:11

之江东路跨运河二通道桥梁工程进展顺利 

沿江生态居住区 

松合社区完成回迁安置 

学正中学如期投入使用 

即将投入使用的白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银泰城项目进展顺利 

下沙街道组织文艺演出 

  五水共治、交通网络、安居工程、公共配套、智慧医疗、文化教育、就业创业、社区养老……这些和下沙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实事工程,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又有了新的突破。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一个产城融合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活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的“美丽东部湾”,正加速呈现在我们面前。

   1 环境提升工程
  空气、水和绿地,成为当今城市生活中,大家越来越关心的宝贵环境资源。
  下沙街头的绿色越来越浓郁。去年,开发区完成了松乔街、纬一渠两侧、文津北路、围垦街、文渊北路、星河北路等绿化带建设,新增绿地的面积约达33.4万平方米。
  “五水共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月雅河、新华河实现黑臭消除并通过市治水办的验收,28条河道断面平均污染指数与年初相比下降35.5%,水质为五类以上的河道断面由年初的4个增加到10月份的10个。河道还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种植各类水生植物约6600平方米。累计完成各类截污纳管改造共202处,新增纳管污水2500余吨/天。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继续推进,完成12个重点工业企业提升改造项目。开发区“智慧环保”系统成功上线,首批26家重点排污企业已纳入全过程监管。

   2 交通便民工程
  2014年,开发区加快区内道路建设,完善交通网络,让居民出行更加顺畅。
  幸福北路(德胜路-农垦路)等20个区内道路工程已竣工,竣工总长度达1.31万米。8个道路项目新开工建设。
  在对外交通方面,之江东路跨运河二通道桥梁及连接段工程,已完成主桥建设,工程进入尾声。绕城高速东线新建下沙南互通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
  为缓解停车难,下沙去年累计建设公共泊位2066个。新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11处,进一步方便市民区内出行。

   3 百姓安居工程
  从杂乱无序的农居点到搬进整齐靓丽的新建小区,下沙居民的安居工程不断收获硕果。
  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设计、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推进保障房建设。去年启动回迁安置的有新元社区、下沙社区以及松合社区等3个社区。上半年,新元社区、下沙社区全部安置完毕,总安置户数为519户。12月19日,松合社区256户也全部完成回迁抽房。另外,头格社区、湾南社区以及东方社区这3个安置房在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公共租赁房项目是开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项目之一,计划有共有住宅1190套。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预计2015年能实现竣工。两个人才公寓项目的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完成。

   4 教育强基工程
  下沙的基础教育建设每年都有可喜的变化。去年9月1日,开发区内学正中学、听涛小学、启源小学、启源幼儿园等多个项目如期投入使用。还有新市民学校、下沙三小、教育小学、教育幼儿园、金保幼儿园、国际幼儿园、宝龙配套幼儿园7项工程在建,学校硬件水平将是全市甚至全省前列。
  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区,开发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民办教育扶持”工程、“教育人才领先”工程、“教育优质品牌”工程等五大工程,推动开发区基础教育品质发展。
  从“好上学”到“上好学”,开发区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保障度、和谐度、优质度。

   5 医卫利民工程
  下沙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越来越完善。新建项目中,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二期工程,目前已顺利结顶。元成和智格社区卫生服务站已于2014年9月底前完成迁建,并正式投入使用。白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也即将建成。
  开发区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体系。“智慧医疗”越来越便捷,自助挂号上线,实现双向转诊。医养护一体化签约近两万人。进一步健全“15分钟卫生服务圈”。去年举办健康讲座130余场次,推进医疗健康教育进企业、进高校、进社区、进工地。

   6 公共配套工程
  下沙市民拎“菜篮子”更轻松。去年,新增中沙商业地块农贸市场正式招商投用,同时高沙农贸市场、下沙综合市场、时代山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均已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宝龙城市广场、和达城、中沙商业大楼、浙江万品国际汽配商贸城、头格临江商贸大厦……这些新建的重点商贸项目去年纷纷建成投用。另外,备受关注的大型商业中心项目龙湖天街、银泰城正在加快建设,主体基本结顶。另一个大型MALL印象城项目计划在2015年初开建。
  下沙副城的公共服务配套日臻完善。5个新建环卫道班房投入使用。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网点改造提升。“下沙一指通”、“新下沙人帮帮网”等政府性服务平台筹备上线,将推出各种便民服务。

   7 文化惠民工程
  从年初的新春文化进企业进社区、元宵灯会开始,开发区贯穿全年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大家乐舞台”是开发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点活动,2014年文化演出30场,电影放映共有100 场,丰富了下沙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发区还创建扶持30支区级群众文化星级示范团队,下沙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选为杭州市示范综合文化站。
  如今,开发区的每个社区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图书室。去年还开展了“书香东部湾”首届基层最佳、达标图书室(馆)评选活动,共评出3个最佳社区图书室和10个达标社区图书室。

   8 就业促进工程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开发区已推出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70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00人。
  举行多场招聘会、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开展“585”用工对接活动等,都是开发区助求职者找到好岗位、帮企业解决招工难题的切实举措。
  去年,开发区继续实施和高教园区“两园合作”战略,建立健全公共创业服务网络和创业项目服务平台。

   9 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在厂门口上大学,是开发区实施“蓝领成才”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鲜明特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增受教育人数4203人(次),累计受教育人数达到41583人(次)。
  实施“蓝领成才”工程,主要有两大块:推进职工学历教育,开展职工免费技能培训。去年6月,四家具有资质的成员院校共同确定今年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成人大专和专升本推进专业共计20个专业(次),职工报名踊跃。开发区还设立100万元职工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开展日语、西式烹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办公自动化等8项免费技能培训。实际参加培训人数比上年增加42%。
  从普通“蓝领”工人向知识型的高技能人才转变,将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10 养老服务工程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开发区目前已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前不久,拥有372张床位的杭州盈康养老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营,将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三位融于一体,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去年,下沙街道下沙、元成、上沙、七格、新元和白杨街道景园6个社区,新增建成6家综合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滟澜、柠檬、早城3个社区新建了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的好平台、休闲娱乐的好舞台、沟通交流的好场所。目前,有244名老年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优惠政策。
  “智慧养老”服务进一步推开。去年开发区约1230名老年人领到服务终端机,享受到了该项免费服务。(本站编辑 陈洪凯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