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举行

16.04.2016  12:38
2016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于15日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在会上指出:“要把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十三五’期间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率先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重要内涵,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的必然要求。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胡劲军对上一年度上海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注重顶层设计,着力机制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悉,2015年,上海已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25家,各级各类美术馆54家,各级公共图书馆238家,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6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0项,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有效读者证288.82张。

  2016年,为了补好公共文化发展“短板”、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胡劲军还作出了推进群众文艺创作、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创新优化市民文化节办节机制、推进公共文化配送工作提级增效、深化文化上海云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部署。

  “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要有高大上的文化地标、具有特色的文化底蕴,更要有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应勇说,“为此,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丰富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效能,加快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会议还命名表彰了第二批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和2015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