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三个机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显实效

19.06.2015  20:00

  一是项目捆绑机制。该县以“十村示范、百村创建”工程为载体,集合优势资源,实行“项目捆绑包装、资金集中补助”方式,统筹推进示范村、创建村的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文化礼堂、体育健身场所、居家养老中心等设施建设,用三年时间,每年统筹安排超5000万元各级涉农补助资金,全力打造10个示范村(线)和122个创建村。目前,项目已开工143个,竣工61个,其中前爿村、后垟村、笠湖村被评为市级示范精品村,栏杆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二是评比倒逼机制。该县以“清洁乡村行动”为抓手,开展“最美村、最脏村”评比活动。每季度评出“环境最美村”“环境最脏村”,将评选结果及村书记、主任名字连续在《新平阳》等新闻媒体上公布,对季度环境优美村的优美环境和特色文明创建加以宣传,对季度环境最脏村的“脏乱差”整治进度及时跟踪报道。倒逼各村自行抓好以“污水治理、垃圾处理、违法清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清洁乡村行动,优化美化乡村环境。

  三是三级联动机制。该县建立了美丽乡村建设三级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县委书记牵头抓,镇(乡)委书记亲自抓,村委书记主动抓,部门协同配合抓,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建立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及“会诊会”制度,由县委书记定期召集召开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例会或“会诊会”,听取相关部门在推进示范村(点)培育、年度创建村创建中的工作措施、取得成效及存在的困难问题,予以现场拍板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