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平稳 隐忧尤存—— 一季度我市建筑业运行情况分析

12.05.2015  00:28

    一季度,我市建筑业总体运行平稳,但本年新签合同、房屋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后期发展值得关注。

一、建筑市场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总产值稳定增长,增速略快于全省平均。

一季度,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43.4亿元,增长10.5%,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4.8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建筑工程产值649.02亿元,安装工程产值77.1亿元,分别增长11.5%、增长10.5%,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87.3%和 10.4%;完成其他产值17.29亿元,下降19.1%,占全市总产值的2.3%。(见下图)

从全省看,一季度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继续位于绍兴之后,居全省第2位,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17.8%,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前移2位。(见下表)

 

一季度全省各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地 区

2015 年一季度

2014 年一季度

总产值

(亿元)

增幅

(%)

总产值

(亿元)

增幅

(%)

浙江省

4165.9

10.1

3785.57

15.5

杭州市

743.40

10.5

672.98

14.1

宁波市

621.48

14.7

541.72

16.6

温州市

233.60

0.1

233.38

18.6

嘉兴市

165.27

6.3

155.52

11.6

湖州市

115.71

14.4

101.15

13.8

绍兴市

1204.49

8.1

1114.44

13.8

金华市

523.69

12.6

465.09

18.8

衢州市

78.64

10.0

71.48

17.3

舟山市

33.14

5.8

31.32

8.8

台州市

389.22

10.4

352.56

17.6

丽水市

57.26

24.7

45.94

23.1

(二)竣工产值保持较快增长,装饰装修业发展良好。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426.68亿元,增长21.8%,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提高18.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装饰装修业发展良好,完成产值71.17亿元,增长11.8%,增幅比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幅高1.3个百分点。

(三)在手合同增速平稳,但新签合同有所下降。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在手合同额3881.87亿元,增长7.6%,增幅较去年全年提高2个百分点,但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3104.28亿元,增长10.7%,本年新签合同额777.6亿元,下降3.4%。

(四)房屋竣工面积平稳增长,新开工面积降幅明显。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竣工面积18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61.80万平方米,增长3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106.7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8%。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2162.75万平方米,增幅由去年同期增长18.5%下降至-13.0%,回落31.5个百分点。

(五)企业营业收入低位增长,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4.70亿元,增长2.2%,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12.3个百分点。其中工程结算收入738.71亿元,增长2.3%,增幅同比回落12.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3.95亿元,增幅由去年同期增长9.6%下降至-0.6%,回落10.2个百分点。

(六)四县(市)发展较快,建筑业大区萧山发展稳定。

一季度,市区实现建筑业产值698.67亿元,增长10.1%,增幅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其中,萧山区完成建筑业产值233.48亿元,增长13.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1.4%,较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四县(市)完成建筑业产值44.73亿元,增长16.8%,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增速最快为建德市,增长37.5%;最低为高新(滨江)区,下降5.2%。(见下表)

 

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分区县(市)总产值完成情况

地 区

2015 年一季度

( 亿元)

2014 年一季度

( 亿元)

增长

(%)

全市

743.40

672.98

10.5

上城区

48.70

40.43

20.5

下城区

17.05

14.63

16.6

江干区

51.13

47.57

7.5

拱墅区

63.83

54.63

16.9

西湖区

129.12

124.77

3.5

高新(滨江)区

67.12

70.78

-5.2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87

3.20

21.0

西湖风景名胜区

7.44

7.38

0.8

萧山区

233.48

204.99

13.9

余杭区

47.10

39.27

19.9

富阳区

29.83

27.03

10.3

桐庐县

12.2

9.72

25.5

淳安县

8.71

6.86

26.9

建德市

6.97

5.07

37.5

临安市

16.85

16.65

1.2

二、当前我市建筑业市场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外埠市场 拓展能力下降,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

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92.38亿元,仅增长3.8%,增幅低于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8.8个百分点,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5.9%,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从全省看,我市总量位于绍兴、金华和台州之后,居全省第4位,占全省外省产值的10.3%,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我市省外市场份额明显偏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见下表)

一季度全省各市省外建筑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地  区

2015 年一季度

(亿元)

2014 年一季度

(亿元)

增长 (%)

浙江省

1874.36

1765.72

6.2

杭州市

192.38

185.27

3.8

宁波市

232.99

174.41

33.6

温州市

69.21

70.01

-1.1

嘉兴市

33.41

39.08

-14.5

湖州市

17.78

20.5

-13.3

绍兴市

816.74

788.13

3.6

金华市

290.01

276.91

4.7

衢州市

19.62

19.75

-0.7

舟山市

2.16

2.05

5.2

台州市

197.42

187.3

5.4

丽水市

2.65

2.29

15.7

(二)企业盈利能力偏弱, 资产负债率偏高。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和产值利税率仅为1.7%和4.6%,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2和0.5个百分点。企业盈利能力偏弱,直接影响了我市建筑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而全市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64.7%,比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成本。

(三)企业 应收工程款继续增长, 制约了企业发展动力。

一季度,全市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仍保持一定的规模并呈增长态势。截止3月底,全市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为395.32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虽比去年同期回落7.7个百分点,但总量仍增加24.30亿元。应收工程款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3.2%。不难看出,建筑业企业被拖欠工程款形成的债务问题依然存在,由于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管理对建设单位制约机制尚不健全,带资施工屡禁不止,企业背负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为产生工程款拖欠和对工人的欠薪埋下了隐患,制约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放缓,推动建筑业发展由数量型、劳动密集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科技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应是当前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 开拓发展领域,创造新增长点。

按照当前建筑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聚焦当下投资重点和热点领域,大力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涉足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性建设项目,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港口、机场、发电厂、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领域。相关部门应鼓励企业通过资本手段,入股相关领域,打破行业、技术壁垒,跨地域领域参与竞争。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继续抢占更多的外省、乃至国外建筑市场,为建筑企业的后期发展注入新活力,创造新机遇。

(二) 加大管理力度,保障企业权益。

工程款拖欠现象,是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制约和阻碍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于已欠工程款,相关部门要加强清理和干预力度,积极引导企业理清项目拖欠情况,分门别类,落实责任主体,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努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借助项目审批和市场监管手段,严格限制没有资金来源或资金不落实的项目建设,从源头上进行遏制。同时,要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建筑企业上市、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后续资金保障。

(三) 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技术更新。

引导企业加大高技术、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推动企业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重视技术人才,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引导建筑企业加大人才、技术引进的资金投入,转型升级,挖潜增效。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装设备水平,提升企业资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相关部门应鼓励大型建筑企业以承建重大工程项目为平台,加快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大型机械设备,推动全行业装备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尽快运用最新生产技术和最前沿建筑装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最大利润,促进企业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