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接轨上海打好“文化牌”

11.09.2016  20:40

  在平湖,上海塘几乎是人人知晓的一条河流。它河面宽、水流急,从平湖的东湖,到上海金山吕巷镇与平湖市新埭镇交界处的泖口,全长20多公里,是平湖市境内最大、最长的一条河流。

  上海塘顺流而下,就是黄浦江。这一条水上通道,见证着平湖与上海数百年交流的巨变。

  从明代天启年间起,平湖人就带着西瓜从城里的东湖登上木帆船,驶过上海塘,抢滩上海十六铺。

  今年8月17日,一个叫平湖农民读书会的群体,也从东湖启程,前往上海赴一场文化的嘉年华——2016上海书展。他们希望接受书展的熏陶,学习有价值、有态度、有品质的阅读方法,提升自己的价值坐标。

  阅读,是上海彰显其书香城市的重要标志,据官方最新统计,上海市民年平均纸质阅读量约为6.61本。这两年,奋起直追的平湖书香氛围日渐浓郁。上海人没有想到,当年摇着船橹到上海卖西瓜的平湖农民,如今和他们一样有了“高贵的追求”,懂得在阅读中体会“幸福的享受”。

  助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平湖,这是《“文化平湖”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任务之一。《“文化平湖”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是平湖对文化投入更多的热情的一种宣誓。决策者希望,让文化的魅力赋予平湖在长三角城市群的竞争中不同的城市底色,以及更恒久的竞争力。

  “文化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平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敏红说,“平湖文脉流香,文化滋养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平湖人,影响着平湖的精神风貌。

  前不久,当著名导演田沁鑫宣布由其编剧、导演的话剧《聆听弘一》将于10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与观众见面时,人们想起了弘一法师的那句至理名言——“甘淡泊、忍疲劳、唾弃名利,以冰霜之操自励,以穹窿之量容人。亲近善友,痛除习气,勇猛精进,誓不退惰”,它在喧嚣的世界里能给人安静的力量。人们有理由相信,与话剧一起被追寻的还有位于平湖的李叔同纪念馆。因为这里收藏有弘一法师生前最大的书法作品、也是最具重要性的写经代表作《佛说阿弥陀经》。

  从平湖走出去的很多名人,在上海有从学从艺从教的经历,是海派文化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传播者。上海人容易带着对他们的敬仰走进平湖、了解平湖。缘于名人的效应,文化交流也纷至沓来。

  在今年的“西泠印社2016年春季拍卖会”上,天津博物馆与李叔同故居纪念馆通力合作,成功拍得弘一法师晚年所书信札一通,从而使此珍贵文物回归大师故里;6月,平湖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徐汇区委宣传部宣布将联合结集出版弘一法师法书集;8月9日,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朱晓东专程前来平湖,对接陆维钊书画作品在韩天衡美术馆展出事宜……依托名人效应,弘扬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书香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的关注度和美誉度,文化,让平湖接轨上海找到了新的支点。

  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曾说,没有草根文化的城市精英终究浮夸。

  在文化平湖的建设中,平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直强调,城市文化生态不能忽视普通百姓。为了让“文化福利”惠及更多百姓,平湖坚持可持续发展文化的目标,深化“欢乐平湖”系列品牌建设,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平湖市文广新局根据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立了315个“节节乐”项目大数据,每个镇(街道)根据当地特色申报承办,实现项目落地本土化、多点化、大众化、娱乐化。上半年,各镇(街道)已开展活动202场次,参与人数95000余人,真正实现一场活动、欢乐一批、受益一片。

  一座城市的文化态度,还可以从城市的文化景观、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方民居,包括传统技能和社会习俗的保护中找到折射。这两年,在平湖大力推进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寸土寸金的南河头历史文化街区依然得以修缮和保护。“今年我们全市文化服务业投资高达2.5亿元,市民健身中心、市民文化中心、南市新区等一批文化工程包括景观绿化都将得以大幅提升。”平湖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湖还将依托上海的文化科研力量,提升平湖的文化服务水平。比如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合作,编制平湖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与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合作,就平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课题研究。

  当有人感叹如今在上海的比拼越来越激烈时,文化平湖的建设让平湖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号召力原来是那么强大。

  上半年,多个来自上海的文化产业项目“情定”平湖。其中位于东湖新区的文化传媒综合大楼项目,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是平湖市首个集会展培训、影视制作、广告摄影、文化艺术交流和网络技术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多功能、高起点文化传媒综合性专业平台。它的到来,将助推平湖文创事业的发展壮大。此外,浙江红燕影视有限公司借助上海创投机构资金筹资拍摄的本土题材航天科普电影《仰望星空》已完成剧本编写,即将正式开拍。王善珏教授是中国美院服装设计系的奠基人、原系主任,20世纪80年代开创了中国时装设计及教育教学的典范,在业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原是上海人的他,自幼在平湖新埭泖口长大,对第二故乡怀有深厚感情。今年他将举办回乡作品展,并计划与平湖合作出版《中国美院王善珏教授艺术展作品集》。

  平湖正以各种形式吸纳海内外人才到平湖进行文化创作,再向全世界传播文化成果。平湖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平湖市文艺人才和文艺创作奖励办法》,加大对文艺领军人才、精品力作、新人新作的扶持力度。修订完善了《平湖市文艺“金平湖”奖评选办法》和《“文艺精品”战略签约办法》,加强对外合作交流。通过建立名家工作室的形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书法名家戴家妙工作室自3月份开始一直正常运作;浙江音乐学院阎宝林教授“八秒”合唱团也到平湖设立了工作室。

  最令人期待的是2018年投入使用的民办玺印篆刻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介绍印章文化完整体系的博物馆,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除了展示文物、艺术品外,还将进行保护、研究和承办国内外大型展览活动。届时将与上海博物馆、杭州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200多年前,《红楼梦》正是从平湖出海,面朝大海的平湖文化在江南独有一份放眼看世界的胸襟。今天,站在21世纪起跑线上的平湖,再次用远见和坚守,奠定城市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