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忻海平于教师节前夕到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座谈慰问
9月7日,第3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舟山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忻海平,市民宗局副局长袁德新及相关处室负责人一行到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座谈慰问。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等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会闲法师向忻部长作了学院工作汇报。就学院一年以来在师资及学僧情况、学院管理、学术研究、弘法交流、居士教育、第二课堂等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下半年的工作思路等一一做了详细介绍。界定法师、能进法师随后就各自分管的工作作了简要汇报。
听取汇报后,忻部长代表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向佛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指出,佛学院这一年来在各领域所取得了好较的成绩,使学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佛学院创办的时间还短,只有通过一届届的传承,把每个学僧培养成才,这样才能使普陀山所倡导的观音文化薪火相传。此外,他就学院未来的工作,提出六点想法:
一、教学相长。水可以通过阳光来折射各种色彩,一滴水可以构建整个世界,学僧也是如此。作为教师来说,要在教育学僧的过程中感知世界、感知社会的各个角落,一方面要教育学僧,倡导学僧的自主意识,另一方面,法师自身也要树立互相沟通交流的理念,通过学习不断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为教学生涯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知识互补。一种知识的推进,如果没有其他知识的充实和铺垫,它本身的成长和发展是有限的,佛学院以学习佛教知识为主体,但同时也要学习其他的知识,佛教的知识可以补充其他知识,其他知识可以推进佛教知识,只有把两者融会贯通,才可以学的更活、更强、更好。
三、内外兼修。内,要怀揣着一份责任感坚守佛教信仰,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外,要倡导业余生活的多样性,积极参与一些与兴趣爱好相关的事情,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宗教比较学等课程,对其他宗教派别增加一些初步了解。
四、学游相济。在佛学院,学习是主题,但“游”也同样重要,要回归丛林生活,通过参学等各类形式到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一学;利用假期,到普陀山的各个寺庙中过一过丛林生活,去了解普陀山的传统,去懂得感恩,感恩普陀山,感恩观世音。
五、身心俱佳。心佳,就是要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佛教知识。身佳,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各类体育锻炼,掌握运动技能,锻炼身体。
六、价值引导。出家人也是芸芸众生,社会大众中的一个成员,要用当代社会价值观来引导和推动自身,另一方面,作为出家人,要通过各种慈善行动,来推动社会发展,通过媒体来传达正知,正念,正能量的价值观,引领信众群起而效仿,劝人向善,为整个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