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落好综合改革“一颗子”盘活教育“一盘棋”

28.05.2015  19:41

一、巧借外力,打开山城教育“发展之门

一是“”对口支援之力。2014年2月,该县借助对口支援平台,成功引入了萧山银河实验小学三人管理团队托管常山县第一小学,着力打造该县小学段精品学校。一年多来学校在理念培植、特色打造、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办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

二是“”合作办学之力。2014年,与育才中学合作开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一年下来,育才中学“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八字校训成为常山工作精神,“让孩子因为我们而幸福”的办学理念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三是“”本市名校之力。该县依托本市名校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该县教育的整体攀升,不断深化常山一中与衢州二中合作办学,推动招贤小学、常山二中与衢州实验学校帮扶结对关系,创办三个名师工作室,至今共开展20余次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有效促进了该县骨干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引流并举,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一是“用真心”引优秀人才。以“求贤若渴”的态度,诚心招聘外地优秀骨干教师来常工作。每位来常骨干教师除正常工资待遇和教学质量奖励以外,均可享受80—120平方米住房1套,还可按级别每年享受5-10万元不等的人才津贴。目前,已有13名外地优秀教师进入常山一中工作。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6人,地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5人。

二是“下决心”抓分流重组。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下大决心优化重组常山一中教师队伍,综合考虑教师考试成绩、学校学科情况、教师个人意愿等各方面因素,通过提前退休、离岗退养、转任后勤、安置外校等途径,统筹安置富余教师。目前,全校198名教师中,已分流、转岗38人,其中安置外校31人,重组出一支“能教、会教、善教”的教师队伍。

三是“狠下心”强内部管理。在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重组的同时,学校还从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入手激发教师活力。一方面建立“层次分明、优质优酬”的绩效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流动机制,畅通教师进出渠道。每年政府给予常山一中县外骨干教师招聘自主权,由学校自主从县外招聘优秀骨干教师,以积极有效、运转流畅的教师竞争和流动机制,激发学校和教师活力。

三、减负增效,打造课堂教学“全新样板

一是重引领促理念更新。全县9所初中,124个班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382名教师直接参与课改实践。邀请宁波、丽水、安吉等地课改专家来常“传经送宝”,邀请省教研室专家到我县开展名师送教活动,多次组织初中教师参加各种层面的课改培训,参训人数超4000人次,有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

二是强实践促技能提升。课改实施以来,该县以课改推进会和“互看互学”活动为载体,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校组织开展课改经验交流活动,目前,初中段和小学段各进行了4次“互看互学”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学为中心、能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观摩、常规课研讨等教学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教师课改能力。

三是变模式促课堂高效。打破长久以来形成的授课模式,寻找突破口,对导学案进行精打细磨,教学时采用贯穿全程的小组合作制,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评价、学习、交流,实现“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目前,“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已成为共识,该县5700多名学生也直接感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变化,自主、有序、高效的生本课堂正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