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联姻腾讯集团再掀“互联网+”制高点 分享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08.07.2015  18:40

  近年来,该县凭借优越的生态资源、特色农产品和个性化的乡村休闲旅游,成功赢得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青睐,迅速搭上“互联网+”时代快车,开启“互联网+县域”经济增长点。6月17日,该县与腾讯集团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全省继桐庐、临安之后第三个与腾讯合作签约的县),共同致力打造四省边际“互联网+”制高点。
  一、及早谋划,搭上互联网领航“三列快车”。自2012年以来,常山以山清水秀为卖点,通过“淘宝+、微信+”等一系列互联网工具先行先试,推动农产品“触网”、好风光“上网”。一是发布全国首个农村电商建设标准。抓住阿里巴巴公司启动农村淘宝“千县万村”契机,多次主动对接邀请集团负责人实地考察,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合作事宜,最终成为全国首批12个开展农村淘宝项目的试点县之一。6月6日,常山农村淘宝项目启动仪式举行,该县与阿里巴巴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个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规范与评定标准,就服务点建设水平、业务覆盖水平、合伙人培育水平等5方面达成共识,力求为全国其他同类地区开展淘宝工作提供典型示范。县级运营中心和首批10个村级服务站开业当天交易额及单个村点成交量刷新两项全国纪录;6.18淘宝家电大促10个村交易额进入全国前三,在阿里巴巴全国农村淘宝负责人微信群里获得马云点赞,对常山取得的业绩表示祝贺。二是立足微信公众平台推进智慧旅游。利用腾讯集团微信平台优势,创立“常山发布”、“常山旅游”、“钱江好水源”等微信公众账号,大力宣传推介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山水人文风光,以及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今年3、4月份先后成功举办首届金花节和2015常山柚花飘香文化旅游节,通过微信平台推广宣传,累计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当前,腾讯已与常山签署智慧旅游合作协议,并为常山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授牌,成为腾讯就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合作的第一个县级城市项目。腾讯将以常山为样本在全国广泛推广乡村智慧旅游项目,并大力投资发展相关产业链。三是打造互联网“地校合作”崭新空间。巧借“互联网+”、高铁开通等机遇,全面推进地校合作,先后与浙江警察学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对接,明确合作意向和具体事宜,实现从前期的“线上互动”转入“战略合作”,借助高校资源、网络平台服务该县“五水共治”、产业转型、平安建设和乡村休闲旅游。6月17日,该县在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毕业生晚会上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成功推介常山旅游。
  二、推动转型,依托互联网实现“三大升级”。整合优势资源,推进互联网与县域各机构各行业融合发展,从智慧化服务,智慧化营销、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数据和智慧化产业等五个板块,打造新型“互联网+”智慧城市。一是以创新助力产业升级。依托本地优质资源,结合腾讯集团技术优势,针对不同的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产业互联网信息化解决方案或营销推广方案,切实助力传统制造业、“常山三宝”、观赏石等产业向互联网转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支持传统产业焕发新貌。如该县的捷姆轴承集团,2014年投资研发了中国第一条圆锥滚子轴承物联网智能制造磨装自动生产线,实现精准管理、精益生产,实现当年出口销量增加50%,利润增长20%,销售业绩翻番。二是以平台助力营销升级。依托腾讯网、微信、腾讯微博、腾讯视频以及13个地方大网等重要传播属性产品,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传播形式,为常山的城市宣传、农产品销售、乡村休闲旅游推介等提供推广运营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地展示常山生态、农业、旅游、文化等特色品牌,并利用各类网络营销手段,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共赢。如“常山旅游”微信公众号自去年底开通以来,关注用户达到4013人,累计发送旅游优惠、活动信息53条,点击阅读人数3200余人次,直接带动游客数1500余人次。三是以智能助力服务升级。依托打造“智慧城市”,推进全县政府机构的政务微信共同账号建设。结合“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力打造移动“城市服务”体系,并推动入口在移动客户端的接入,实现咨询事项“一点就通”、审批事项“一站办理”,切实为广大市民、外地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城市公共服务。如常山城管部门自2014年12月启用“常山数字城管”微信公众账号和“城管通”手机APP以来,共受理各类事项5838件,交办相关部门5641件,其中办结4675件、办结率为82.88%。
  三、构织蓝图,共享互联网发展“三重红利”。今后,常山将基于腾讯公司强大的平台优势,在“互联网+民生”,“互联网+美丽乡村”,“互联网+智慧旅游”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全方面合作,努力打造全国县级领域的“互联网+”典范,共享互联网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带来的三重红利。一是绿色发展的“生态红利”。充分发挥本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把经济发展的视角瞄准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以物联网、云平台等新技术、新手段接入产业发展,提高本地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如该县青石镇水南村依托石产业优势,成为首批10个“村淘”村级服务站之一;另有11家经营户通过石材网、阿里巴巴等平台销售,总交易额达500多万元。二是智慧城市的“民生红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建立分门别类、种类齐全的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民生服务事项在线流程指南查询、手续办理、进度查询、费用交纳等相关功能。如该县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投资260万元完成“卫生专网”建设,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区域医院管理系统、电子病历、体检和检验等信息系统,实现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数字化诊疗,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卫生医疗服务。三是改革创新的“富民红利”。通过探索“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学习和掌握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才智支持和平台服务,从而带动农民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实现增收致富。如该县利用腾讯集团即将推出的“为村”开放平台,通过“互联网+”推动农村生活生产方式变革,在黄塘、下猷阁、弄坞等一批改革试点村先行先试,发展稻草文化园、观光农业、亲水游乐等项目,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